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2-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3页
        二、现实和理论意义第13-14页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第14-19页
        一、国外文献综述第14-16页
        二、国内文献综述第16-1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19-20页
        一、研究方法第19页
        二、论文框架第19-20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20-22页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第20-21页
        二、本文的不足第21-22页
第二章 ECK假说及污染天堂假说的理论简述第22-27页
    第一节 ECK假说的理论简述第22-25页
        一、EKC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二、经典EKC研究方法第23-24页
        三、EKC的理论解释第24-25页
    第二节 污染天堂假说的理论简述第25-27页
        一、污染天堂假说的理论基础第25页
        二、产业转移的解释第25-26页
        三、污染产业转移的机制第26-27页
第三章 EKC假说的中国总体实证分析第27-39页
    第一节 STAR模型第27-31页
        一、STAR模型简介第27-30页
        二、非线性检验方法第30-31页
    第二节 变量与检验第31-35页
        一、数据来源第31-32页
        二、单位根检验第32-33页
        三、非线性协整分析第33-35页
    第三节 EKC的实证分析第35-39页
        一、人均工业废气与人均GDP的平滑转换过程第35-36页
        二、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与人均GDP的平滑转换过程第36-37页
        三、人均工业废水与人均GDP的平滑转换过程第37-38页
        四、结论第38-39页
第四章 ECK假说的中国区域实证分析第39-61页
    第一节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第39-44页
        一、PSTR模型简介第39-40页
        二、同质性检验第40-42页
        三、非剩余的异质性检验第42-43页
        四、模型估计方法第43-44页
    第二节 环境效应的测度第44-52页
        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第44-45页
        二、技术进步指标测度第45-48页
        三、环境效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8-52页
    第三节 基于PSTR模型的ECK假说的实证分析第52-61页
        一、模型设定与检验第52-53页
        二、模型估计第53-57页
        三、人均GDP对三类污染物弹性分析第57-59页
        四、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污染天堂假说的中国实证分析第61-70页
    第一节 模型介绍及数据来源第61-63页
        一、模型介绍第61-62页
        二、数据来源第62-63页
    第二节 污染天堂假说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第63-70页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与滞后阶数选择第63页
        二、模型估计第63-65页
        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第65-67页
        四、因果检验第67-68页
        五、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0-75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0-72页
        一、中国EKC假说的结论第70-71页
        二、中国污染天堂假说的结论第71-72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72-75页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拒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第72页
        二、完善环保制度建设,落实环保及产业政策第72-73页
        三、稳步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合理推进城镇化以及调节出口结构第73页
        四、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我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