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安徽省能源强度统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9页
        一、关于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第13-14页
        二、关于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4-16页
        三、关于能源强度测度方法的研究第16-18页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第18-1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9-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三、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第21-23页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1-22页
        二、不足之处第22-23页
第二章 能源强度基本理论分析第23-30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23-24页
        一、能源强度涉及的几种概念第23页
        二、能源强度的库兹涅兹曲线第23-24页
    第二节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第24-30页
        一、人口及其空间结构第24-25页
        二、经济发展及其阶段第25页
        三、技术进步第25-26页
        四、产业结构第26-27页
        五、固定资产投资率第27页
        六、外商直接投资第27-28页
        七、外贸依存度及外贸产品结构第28-29页
        八、能源消费结构第29页
        九、能源价格第29-30页
第三章 安徽省能源强度基本状况分析第30-46页
    第一节 安徽省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分析第30-38页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变动分析第30-34页
        二、安徽省能源消费变动分析第34-38页
    第二节 安徽省能源强度变动分析第38-46页
        一、安徽省能源强度趋势变动分析第38-40页
        二、安徽省产业能源强度变动分析第40-41页
        三、安徽省能源强度的比较分析第41-43页
        四、安徽省能源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变动关系分析第43-46页
第四章 安徽省能源强度实证分析第46-60页
    第一节 分析方法第46-50页
        一、传统分析方法第46-48页
        二、面板数据模型第48-50页
    第二节 实证分析第50-60页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第50-51页
        二、平稳性检验第51-52页
        三、协整检验第52页
        四、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第52-54页
        五、结果分析第54-60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第60-64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60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60-64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60-61页
        二、对策建议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6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统计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