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2-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生命与语文课堂教学资源 | 第9-16页 |
| 一、生命的内涵 | 第9-12页 |
| 二、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内涵 | 第12页 |
| 三、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与生命活动之间特殊的亲缘关系 | 第12-16页 |
| 第二章 生命论视野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特点 | 第16-21页 |
| 一、生命论视野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人性化特点 | 第16-17页 |
| 二、生命论视野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体验化特点 | 第17-18页 |
| 三、生命论视野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活化特点 | 第18-20页 |
| 四、生命论视野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多元思维化特点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生命论视野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类别 | 第21-28页 |
| 一、面向学生生命发展的教学目标资源 | 第22-23页 |
| 二、新的教学理念资源 | 第23-25页 |
| 三、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资源 | 第25-26页 |
| 四、多元的语文教材资源 | 第26-27页 |
| 五、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生命论视野下建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策略 | 第28-39页 |
| 一、营造生态化的人文环境 | 第29-32页 |
| 二、以“移情”促进体验 | 第32-34页 |
| 三、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亮点 | 第34-36页 |
| 四、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意识 | 第36-39页 |
| 第五章 生命论视野下开发和使用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保障 | 第39-44页 |
| 一、重塑教师的生命个性色彩 | 第39-40页 |
| 二、唤醒学生主体沉睡的意识 | 第40-41页 |
| 三、创设宽松适宜的教学情境 | 第41-42页 |
| 四、改变固有的评价方式 | 第42-44页 |
| 结语 | 第44页 |
| 后记 | 第44-45页 |
| 注释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