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危害 | 第12-14页 |
1.2.2 土壤重金属的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 | 第15-16页 |
1.2.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16-17页 |
1.2.5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1-24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2.3 气候条件 | 第22页 |
2.4 植被分布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土壤重金属剖面分布 | 第24-3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3.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4-25页 |
3.1.2 测试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25页 |
3.1.3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3.2 土壤重金属含量描述性统计 | 第25-26页 |
3.3 土壤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 | 第26-28页 |
3.4 土壤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 | 第30-44页 |
4.1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重金属 | 第30-34页 |
4.1.1 仪器简介 | 第30-31页 |
4.1.2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4.1.3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出限与准确度 | 第31-32页 |
4.1.4 PXRF室内异位法测定值的校准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32-34页 |
4.2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 第34-41页 |
4.2.1 数据获取与样品分析 | 第35-37页 |
4.2.2 土壤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 | 第37页 |
4.2.3 土壤重金属半变异函数分析 | 第37-39页 |
4.2.4 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插值 | 第39-41页 |
4.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第41-43页 |
4.3.1 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 | 第41页 |
4.3.2 单因子污染指数空间插值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不同改良剂对污染土壤中Cr形态的影响 | 第44-52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5.1.1 供试材料 | 第45页 |
5.1.2 试验设计 | 第45-46页 |
5.1.3 测试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7页 |
5.2 不同污染水平下土壤中Cr的形态分布 | 第47页 |
5.3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47-48页 |
5.4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Cr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48-49页 |
5.5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Cr形态变化趋势的影响 | 第49-5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