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7页 |
2.1 住宅房地产评估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1.1 房地产评估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住宅房地产评估的特点 | 第18页 |
2.1.3 住宅房地产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 传统住宅价值评估的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市场法 | 第20-21页 |
2.2.2 成本法 | 第21页 |
2.2.3 收益法 | 第21-22页 |
2.3 特征价格模型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22-27页 |
2.3.1 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2.3.2 特征价格模型理论 | 第23-27页 |
第三章 郑州市房地产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3.1 郑州市概述 | 第27页 |
3.2 影响郑州市住宅房产宏观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3.2.1 经济因素分析 | 第27页 |
3.2.2 行政区划分析 | 第27-28页 |
3.2.3 交易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3.3 影响郑州市住宅房产微观因素分析 | 第29-33页 |
3.3.1 区位因素 | 第29-30页 |
3.3.2 建筑因素 | 第30-31页 |
3.3.3 邻里因素 | 第31-32页 |
3.3.4 其他因素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郑州市住宅特征价格模型的建立 | 第33-53页 |
4.1 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33-34页 |
4.1.1 研究区域及样本的抽取 | 第33-34页 |
4.1.2 研究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2 特征变量的量化 | 第34-36页 |
4.3 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 | 第36-47页 |
4.3.1 线性函数模型 | 第36-40页 |
4.3.2 半对数函数模型 | 第40-43页 |
4.3.3 对数函数模型 | 第43-47页 |
4.4 特征价格模型三种函数形式的比较与选择 | 第47-48页 |
4.5 特征价格模型的实用性分析 | 第48-53页 |
4.5.1 评估值的有效性检验 | 第48-50页 |
4.5.2 特征价格模型与市场法的比较 | 第50-51页 |
4.5.3 特征价格模型在住宅房地产评估中的优势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3-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5.1.1 特征价格模型在二三城市是适用性 | 第53页 |
5.1.2 确定了郑州市特征价格模型 | 第53-54页 |
5.1.3 分析得出了住宅的特征价格及价格弹性 | 第54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54-56页 |
5.2.1 住宅房产评估中应注重特征价格模型的应用 | 第54页 |
5.2.2 加强房产数据共享体系的建立 | 第54-55页 |
5.2.3 特征价格模型的建立要有针对性 | 第55-56页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第56-57页 |
6.1 研究不足 | 第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6.2.1 尽可能全面的对特征变量进行选取和量化 | 第56页 |
6.2.2 模型函数形式的选择 | 第56页 |
6.2.3 特征价格模型的应用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