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长期施肥和成土母质对红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研究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15页
     ·土壤团聚体第8-10页
     ·土壤有机碳第10-11页
     ·土壤有机碳与根际微域环境第11-13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第13-14页
     ·成土母质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7-23页
   ·试验地概况第17-19页
   ·试验处理和样品采集第19-20页
     ·实验设计第19页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第19-20页
   ·测定方法第20-22页
     ·土壤干团聚体筛分第20页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ater stable aggregate)筛分第20-21页
     ·土壤有机碳(SOC:Soil organic carbon)的测定第21页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的测定第21页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第21-22页
   ·数据计算与统计第22-23页
第三章 不同施肥处理下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的分布变化第23-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29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第23-26页
     ·不同水稻生育期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变化第26-29页
   ·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31-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6页
     ·水稻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短期动态变化第32-33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33-36页
   ·小结第36-38页
第五章 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第38-45页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DOC的变化第39-40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40-42页
     ·施肥前后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第42-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成土母质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第45-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0页
     ·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分布变化第45-47页
     ·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中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差异第48-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七章 总结第51-55页
   ·研究结论第51-53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分布的影响第51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成土母质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第53页
   ·创新点第53-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V-B辐射和O3浓度增加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胁迫效应及模拟
下一篇:仿人足球机器人的研究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