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5-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2 基本概念 | 第19-23页 |
1.2.1 胜任力 | 第19-21页 |
1.2.2 知识 | 第21-22页 |
1.2.3 技能 | 第22页 |
1.2.4 社会角色 | 第22页 |
1.2.5 价值观 | 第22页 |
1.2.6 自我概念 | 第22-23页 |
1.2.7 个性品质 | 第23页 |
1.2.8 动机 | 第2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步骤 | 第23-26页 |
1.3.1 研究方案与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3.2 研究步骤 | 第24-2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1.4 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原则 | 第26-27页 |
1.4.1 科学性 | 第26页 |
1.4.2 全面性 | 第26页 |
1.4.3 可操作性 | 第26页 |
1.4.4 导向性 | 第26页 |
1.4.5 敏感性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广东地区临床医学本科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27-42页 |
2.1 优秀本科临床医学生特征性词条的初步筛选 | 第27-29页 |
2.1.1 目的 | 第27页 |
2.1.2 方法 | 第27页 |
2.1.3 结果 | 第27-29页 |
2.1.4 讨论 | 第29页 |
2.2 指标池的构建 | 第29-35页 |
2.2.1 目的 | 第29页 |
2.2.2 对象与方法 | 第29-30页 |
2.2.3 结果 | 第30-34页 |
2.2.4 讨论 | 第34-35页 |
2.3 临床医学本科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的确立 | 第35-42页 |
2.3.1 目的 | 第35页 |
2.3.2 对象与方法 | 第35-36页 |
2.3.3 结果 | 第36-41页 |
2.3.4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广东省临床医学本科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42-53页 |
3.1 目的 | 第42页 |
3.2 对象与方法 | 第42页 |
3.2.1 对象 | 第42页 |
3.2.2 方法 | 第42页 |
3.3 结果 | 第42-50页 |
3.3.1 专家基本信息 | 第42-43页 |
3.3.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第43-46页 |
3.3.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第46-49页 |
3.3.4 指标体系构建完成 | 第49-50页 |
3.4 讨论 | 第50-53页 |
3.4.1 专家人数的确定 | 第50页 |
3.4.2 专家基本情况及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广东省临床医学本科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测 | 第53-57页 |
4.1 目的 | 第53页 |
4.2 对象与方法 | 第53页 |
4.2.1 对象 | 第53页 |
4.2.2 方法 | 第53页 |
4.3 结果 | 第53-56页 |
4.3.1 指标实测对象基本信息 | 第54-55页 |
4.3.2 指标体系实测结果 | 第55-56页 |
4.4 讨论 | 第56-57页 |
4.4.1 实测对象的选择 | 第56页 |
4.4.2 实测方法的选择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7-60页 |
5.1 结论 | 第57页 |
5.1.1 构建了广东省临床医学本科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57页 |
5.1.2 初步验证了广东省临床医学本科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 第57页 |
5.2 创新点 | 第57-58页 |
5.2.1 构建了广东省临床医学本科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填补该研究领域空白 | 第57-58页 |
5.2.2 为评价临床医学本科生胜任力提供了测评工具 | 第58页 |
5.3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8-60页 |
5.3.1 德尔菲专家咨询中专家代表性及权威性未最大化 | 第58-59页 |
5.3.2 指标体系实测方法不全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83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