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鲍曼不动杆菌简介及感染现状 | 第10-11页 |
1.3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 | 第11-13页 |
1.4 多重PCR及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 | 第13-14页 |
1.5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41页 |
2.1 菌株来源 | 第17页 |
2.1.1 临床分离菌株 | 第17页 |
2.1.2 质控菌株 | 第17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2.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第18-20页 |
2.3.1 细菌培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18-19页 |
2.3.2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 第19-20页 |
2.3.3 基因扩增及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 第20页 |
2.4 数据分析软件及数据库 | 第20-21页 |
2.5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判断标准 | 第21页 |
2.6 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21-23页 |
2.6.1 菌种保存液配制(脱脂牛奶) | 第21页 |
2.6.2 麦康凯琼脂平板配置 | 第21-22页 |
2.6.3 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培养 | 第22页 |
2.6.4 鲍曼不动杆菌鉴定 | 第22页 |
2.6.5 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检测 | 第22-23页 |
2.6.6 鲍曼不动杆菌补充药敏试验 | 第23页 |
2.6.7 抗菌药物敏感性判断标准、耐药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页 |
2.6.8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保种 | 第23页 |
2.7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 第23-25页 |
2.8 引物设计 | 第25-26页 |
2.9 引物复溶 | 第26页 |
2.10 初筛试验 | 第26-30页 |
2.10.1 目标基因扩增 | 第26-29页 |
2.10.2 琼脂糖凝胶配制 | 第29页 |
2.10.3 PCR扩增产物电泳 | 第29-30页 |
2.11 DNA测序及PCR扩增产物Tm检测 | 第30-33页 |
2.11.1 第二对引物扩增阳性菌株相关耐药基因 | 第30-32页 |
2.11.2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2-33页 |
2.11.3 PCR扩增产物测序比对 | 第33页 |
2.11.4 PCR扩增产物Tm值检测 | 第33页 |
2.12 构建多重PCR反应及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 | 第33-37页 |
2.12.1 构建多重PCR反应体系 | 第33-34页 |
2.12.2 多重PCR反应条件 | 第34-36页 |
2.12.3 多重PCR产物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 第36页 |
2.12.4 多重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6-37页 |
2.13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 | 第37-41页 |
2.13.1 多重PCR扩增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 | 第37-38页 |
2.13.2 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 第38-39页 |
2.13.3 常规方法检测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 | 第39-40页 |
2.13.4 常规PCR扩增产物电泳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41-75页 |
3.1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 | 第41-46页 |
3.1.1 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数量及患者基本资料情况 | 第41-42页 |
3.1.2 鲍曼不动杆菌送检标本分布情况 | 第42-43页 |
3.1.3 鲍曼不动杆菌送检科室分布情况 | 第43-44页 |
3.1.4 233株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 | 第44-46页 |
3.2 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 | 第46-50页 |
3.2.1 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数量 | 第46页 |
3.2.2 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送检标本分布情况 | 第46-47页 |
3.2.3 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送检临床科室分布情况 | 第47-49页 |
3.2.4 43株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 第49-50页 |
3.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 | 第50-57页 |
3.3.1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数量 | 第50页 |
3.3.2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送检标本分布情况 | 第50-51页 |
3.3.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送检临床科室分布情况 | 第51-53页 |
3.3.4 19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 第53-57页 |
3.4 4种耐药菌基因检测初筛试验 | 第57-58页 |
3.5 DNA测序及PCR扩增产物Tm检测结果 | 第58-67页 |
3.5.1 第二对引物扩增阳性菌株相关耐药基因结果 | 第58-59页 |
3.5.2 扩增产物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 | 第59-63页 |
3.5.3 扩增产物实际Tm值检测 | 第63-67页 |
3.6 构建多重PCR及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技术 | 第67-71页 |
3.6.1 构建多重PCR反应体系 | 第67-68页 |
3.6.2 多重PCR扩增产物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 第68-71页 |
3.7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 | 第71-75页 |
3.7.1 多重PCR及高分辨熔解曲线检测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 | 第71-72页 |
3.7.2 常规方法检测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 | 第72-7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5-84页 |
4.1 多重PCR及HRM检测4种耐药基因方法的建立 | 第75-80页 |
4.2 多重PCR及HRM检测4种耐药基因的临床应用 | 第80-84页 |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84-85页 |
全文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0-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