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反转新闻概述 | 第19-33页 |
1.1 反转新闻的由来与发展 | 第19-20页 |
1.2 反转新闻的内涵与特征 | 第20-24页 |
1.3 反转新闻的正负影响 | 第24-29页 |
1.4 反转新闻形成的原因 | 第29-33页 |
第二章 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 | 第33-55页 |
2.1 传播机制的含义 | 第33页 |
2.2 (2013—2016)“年度典型反转新闻”的研究 | 第33-45页 |
2.2.1 样本的选择与研究类目建构 | 第34-35页 |
2.2.2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5-45页 |
2.3 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分析 | 第45-55页 |
2.3.1 反转新闻的传播主体 | 第45-48页 |
2.3.1.1 多元化的传播主体打破了传受者之分 | 第45-46页 |
2.3.1.2 专业媒体工作者新闻专业主义和专业能力的弱化 | 第46-47页 |
2.3.1.3 受众在反转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第47-48页 |
2.3.2 反转新闻的传播内容 | 第48-50页 |
2.3.2.1 主题内容多为易触发受众情绪的社会热点事件 | 第48-49页 |
2.3.2.2 内容发布形式多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多元组合强化冲击力 | 第49-50页 |
2.3.3 反转新闻的传播路径 | 第50-53页 |
2.3.3.1 “公众聚焦”的网络新闻平台 | 第51-52页 |
2.3.3.2 “人人皆传者”的社交网络平台 | 第52-53页 |
2.3.4 反转新闻的规制 | 第53-55页 |
2.3.4.1 媒体工作者缺乏行业自律 | 第53-54页 |
2.3.4.2 反转新闻的法律制约不健全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反转新闻的理性应对与规避 | 第55-63页 |
3.1 辩证地看待反转新闻 | 第55-57页 |
3.1.1 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 | 第55-56页 |
3.1.2 全面认识反转新闻的正负效应 | 第56-57页 |
3.2 反转新闻的防范与规避 | 第57-63页 |
3.2.1 强化对始发报道的把关能力 | 第57-58页 |
3.2.2 提升媒体、政府、公众的媒介素养 | 第58-61页 |
3.2.3 建立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体制 | 第61-62页 |
3.2.4 健全法治完善监督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2013-2016年典型反转新闻事件汇总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