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马来西亚华裔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影响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0-39页 |
| ·青春期的研究 | 第10-19页 |
| ·什么是青春期? | 第11-12页 |
|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 | 第12-16页 |
|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 第16-18页 |
| ·探究青少年自尊心理的意义 | 第18-19页 |
| ·自尊的研究 | 第19-28页 |
| ·青少年自尊的发展 | 第19-22页 |
| 一、自尊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 二、自尊发展的年龄特点 | 第21-22页 |
| 三、青春期自尊的发展和变化 | 第22页 |
| ·关于自尊心理的研究工具 | 第22-25页 |
| ·自尊心理的相关研究 | 第25-28页 |
|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 第28-33页 |
| ·父母教养方式之定义 | 第28-29页 |
|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29-32页 |
|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工具 | 第32-33页 |
| ·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影响的研究 | 第33-39页 |
| ·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33-35页 |
| ·马来西亚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35-37页 |
| 一、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化背景 | 第35-36页 |
| 二、马来西亚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36-37页 |
|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 | 第37-39页 |
| 第3章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9-41页 |
|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 ·研究假设 | 第40-41页 |
| 第4章 研究方法 | 第41-45页 |
| ·研究对象 | 第41-42页 |
|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42-45页 |
| ·文献分析整理 | 第42-43页 |
| ·问卷调查研究 | 第43-44页 |
| ·研究程序 | 第44页 |
|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 第5章 研究结果 | 第45-55页 |
|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检验 | 第45-46页 |
| ·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结果 | 第46-50页 |
| ·国别/的对比 | 第46-47页 |
| ·国别与性别的对比 | 第47-48页 |
| ·国别与年级对比 | 第48-50页 |
| ·青少年自尊水平的现状 | 第50-53页 |
| ·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 第53-55页 |
|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尊之间的相关 | 第53-54页 |
|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的预测 | 第54-55页 |
| 第6章 分析与讨论 | 第55-62页 |
| ·马中华人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 第55-56页 |
| ·马中华人青少年的自尊心理特征差异 | 第56-57页 |
| ·马中华人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本研究对教育实践及研究的启示 | 第58-61页 |
| ·树立父母教养方式的正确观念 | 第58-59页 |
| ·认识子女的心理 | 第59-60页 |
| ·学会尊重、赏识孩子 | 第60页 |
| ·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 第60-61页 |
| ·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 第61-62页 |
| 第7章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 附录A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