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3.1 PV/T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3.2 热泵数学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17-36页 |
2.1 实验装置介绍 | 第17-20页 |
2.1.1 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 | 第17-19页 |
2.1.2 热泵系统 | 第19-20页 |
2.1.3 测量系统 | 第20页 |
2.2 系统性能计算 | 第20-21页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1-35页 |
2.3.1 供热模式 | 第21-28页 |
2.3.2 集热模式 | 第28-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供热模式下模型的建立 | 第36-54页 |
3.1 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6-42页 |
3.1.1 玻璃板的能量平衡方程 | 第36-37页 |
3.1.2 光伏板的能量平衡方程 | 第37-38页 |
3.1.3 铝片的能量平衡方程 | 第38页 |
3.1.4 热管的能量平衡方程 | 第38-40页 |
3.1.5 联箱的能量平衡方程 | 第40页 |
3.1.6 水箱的能量平衡方程 | 第40页 |
3.1.7 热管式太阳能PV/T动态数学模型的离散 | 第40-42页 |
3.2 热泵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42-53页 |
3.2.1 制冷工质状态参数及物性计算。 | 第42-44页 |
3.2.2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 第44-47页 |
3.2.3 蒸发器的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3.2.4 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 第48-50页 |
3.2.5 毛细管的数学模型 | 第50页 |
3.2.6 系统性能的评价 | 第50-51页 |
3.2.7 热管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模型的求解 | 第51-5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4-69页 |
4.1 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 第54-56页 |
4.2 变工况结果及分析 | 第56-61页 |
4.2.1 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2 室外空气温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4.2.3 冷凝器入口水温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61-67页 |
4.3.1 热泵的更换 | 第61-62页 |
4.3.2 多台集热器的联接 | 第62-63页 |
4.3.3 光伏电池覆盖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4 背板吸收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4.3.5 热管间距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