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电驱动系统的分类 | 第17-21页 |
1.2.1 驱动电机的分类 | 第17-19页 |
1.2.2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 第19-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1 国外在一体化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2 国内在一体化驱动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电机-变速器一体化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匹配 | 第23-39页 |
2.1 电机-变速器一体化结构设计 | 第23-24页 |
2.1.1 变速器挡位数的确定 | 第23-24页 |
2.1.2 一体化结构 | 第24页 |
2.2 整车参数及性能指标 | 第24-25页 |
2.3 驱动电机工作特性分析和参数设计 | 第25-28页 |
2.3.1 驱动电机工作特性分析 | 第25-27页 |
2.3.2 驱动电机参数设计 | 第27-28页 |
2.4 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 | 第28-29页 |
2.5 传动系的传动比及换挡规律的优化 | 第29-38页 |
2.5.1 优化问题描述 | 第29页 |
2.5.2 优化模型 | 第29-32页 |
2.5.3 换挡规律 | 第32-35页 |
2.5.4 优化方法 | 第35页 |
2.5.5 仿真分析 | 第35-38页 |
2.6 参数总结 | 第3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AMT换挡机构设计和换挡品质分析 | 第39-49页 |
3.1 换挡机构 | 第39-41页 |
3.1.1 换挡机构简介 | 第39页 |
3.1.2 换挡机构分类 | 第39-41页 |
3.2 AMT换挡机构设计 | 第41-44页 |
3.2.1 换挡电机的选择 | 第42页 |
3.2.2 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设计 | 第42-44页 |
3.3 系统动力学 | 第44-46页 |
3.3.1 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4-45页 |
3.3.2 换挡过程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45-46页 |
3.4 换挡品质分析 | 第46-48页 |
3.4.1 滑摩功 | 第47页 |
3.4.2 换挡时间 | 第47-48页 |
3.4.3 换挡冲击度 | 第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电机-变速器一体化系统换挡控制策略 | 第49-58页 |
4.1 一体化系统换挡控制策略 | 第49-51页 |
4.1.1 驱动电机的工作模式 | 第49页 |
4.1.2 协调控制器 | 第49-50页 |
4.1.3 换挡过程控制策略 | 第50-51页 |
4.2 换挡阶段驱动电机控制策略 | 第51-56页 |
4.2.1 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 | 第51-52页 |
4.2.2 永磁同步电机常用控制方法 | 第52-53页 |
4.2.3 Park变换和clarke变换 | 第53-54页 |
4.2.4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54-56页 |
4.3 换挡执行机构的控制策略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协调控制器设计 | 第58-69页 |
5.1 协调控制器总体设计 | 第58-59页 |
5.1.1 协调控制器的功能要求 | 第58页 |
5.1.2 协调控制器的技术规范 | 第58-59页 |
5.1.3 协调控制器的硬件系统 | 第59页 |
5.2 协调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59-66页 |
5.2.1 主芯片选择 | 第59-60页 |
5.2.2 最小系统设计 | 第60-62页 |
5.2.3 信号采集电路 | 第62-64页 |
5.2.4 输出驱动电路设计 | 第64页 |
5.2.5 通讯电路设计 | 第64-66页 |
5.2.6 协调控制器实物 | 第66页 |
5.3 协调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66-68页 |
5.3.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66-67页 |
5.3.2 软件设计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电机变速器一体化系统的仿真和台架试验 | 第69-79页 |
6.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9-73页 |
6.1.1 驾驶员模型 | 第69-70页 |
6.1.2 驱动电机模型 | 第70-71页 |
6.1.3 换挡逻辑控制模型 | 第71-72页 |
6.1.4 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72-73页 |
6.2 仿真分析 | 第73-74页 |
6.2.1 换挡规律的分析 | 第73-74页 |
6.2.2 换挡品质分析 | 第74页 |
6.3 台架试验 | 第74-78页 |
6.3.1 试验设备 | 第75-76页 |
6.3.2 试验步骤 | 第76页 |
6.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6-7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7.1 总结 | 第79页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79页 |
7.3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