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网络旁路优化运行及结构可控性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换热网络综合方法概述 | 第9-14页 |
1.2.1 换热网络综合问题 | 第9-11页 |
1.2.2 换热网络综合方法 | 第11-14页 |
1.3 换热网络可控性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换热网络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换热网络控制问题归纳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2 换热网络旁路优化设计 | 第18-31页 |
2.1 旁路优化设计的目标及思路 | 第18-19页 |
2.2 旁路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2.3 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 | 第22-24页 |
2.3.1 算法原理 | 第22-23页 |
2.3.2 算法的数学描述 | 第23页 |
2.3.3 算法流程 | 第23-24页 |
2.4 计算实例 | 第24-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基于旁路调节的换热网络优化运行 | 第31-41页 |
3.1 换热器的旁路调节模型 | 第31-32页 |
3.2 换热器旁路调节的基本方法 | 第32-34页 |
3.3 计算实例 | 第34-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基于结构的换热网络可控性分析 | 第41-60页 |
4.1 换热网络结构模型 | 第41-44页 |
4.2 结构可控性分析 | 第44-46页 |
4.3 控制信道冗余度分析 | 第46-48页 |
4.4 计算实例 | 第4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A 符号说明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