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融入隐私保护的特征选择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各章节安排第10-12页
第二章 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综述第12-22页
    2.1 隐私及隐私度量第12-13页
        2.1.1 隐私的定义第12页
        2.1.2 隐私的度量第12-13页
    2.2 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的分类与性能评估第13-15页
        2.2.1 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的分类第13-14页
        2.2.2 隐私保护技术的性能评估第14-15页
    2.3 几种常见的隐私保护方法介绍第15-21页
        2.3.1 随机化第15-16页
            2.3.1.1 随机扰动第15-16页
            2.3.1.2 随机化应答第16页
        2.3.2 安全多方计算第16-18页
        2.3.3 数据匿名化第18-21页
            2.3.3.1 数据匿名化原则第18-19页
            2.3.3.2 k-匿名第19页
            2.3.3.3 l-diversity第19-20页
            2.3.3.4 t-Closeness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特征选择概述第22-29页
    3.1 特征选择第22-25页
        3.1.1 特征子集的产生方式第23-24页
        3.1.2 特征子集的评价方法第24-25页
    3.2 常见的特征选择算法第25-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分布式环境中的差分隐私特征选择第29-46页
    4.1 基于基尼指数的特征选择第29-31页
    4.2 差分隐私第31-33页
    4.3 Map-Reduce第33-35页
    4.4 基于 Map-Reduce 的差分隐私特征选择第35-41页
    4.5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41-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基于 PCA 的隐私保护非监督特征选择第46-60页
    5.1 主成分分析 PCA第46-47页
    5.2 特征隐私保护第47-48页
    5.3 特征相似度度量第48-50页
    5.4 隐私保护非监督特征选择第50-53页
    5.5 仿真实验第53-59页
    5.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60页
    6.2 研究工作的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68-69页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PON与WiMAX融合接入网节能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DIVA模型语音生成和获取中小脑功能及其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