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与WiMAX融合接入网节能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接入网概述 | 第12-15页 |
1.1.1 主流宽带接入网 | 第12-15页 |
1.1.2 FiWi 接入网 | 第15页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5-20页 |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1.3.1 论文工作 | 第20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FiWi 接入网架构与融合机制 | 第22-40页 |
2.1 WiMAX 网络 | 第22-28页 |
2.1.1 WiMAX 网络架构 | 第22-25页 |
2.1.2 WiMAX 协议分层模型与关键技术 | 第25-28页 |
2.2 EPON 网络 | 第28-33页 |
2.2.1 EPON 网络架构 | 第28-31页 |
2.2.2 EPON 协议分层模型与关键技术 | 第31-33页 |
2.3 FiWi 接入网融合机制 | 第33-38页 |
2.3.1 基带光纤传输技术 | 第34-36页 |
2.3.2 ROF 技术 | 第36-37页 |
2.3.3 MOF 技术 | 第37-38页 |
2.3.4 三种融合技术比较 | 第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FiWi 接入网节能方案分析与设计 | 第40-53页 |
3.1 WiMAX 节能机制 | 第40-42页 |
3.1.1 PSCⅠ类型 | 第40-41页 |
3.1.2 PSCⅡ类型 | 第41-42页 |
3.1.3 PSCⅢ类型 | 第42页 |
3.2 EPON 节能机制 | 第42-45页 |
3.3 绿色 FiWi 接入网设计方案 | 第45-51页 |
3.3.1 绿色 FiWi 接入网总体架构 | 第45-47页 |
3.3.2 ONU-BS 设计 | 第47-51页 |
3.3.3 SS 设计 | 第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FiWi 接入网节能算法的研究 | 第53-69页 |
4.1 基于增加保护时隙的节能算法 | 第53-59页 |
4.1.1 EAVGS 算法描述 | 第53-56页 |
4.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6-59页 |
4.2 基于变保护时隙的动态节能算法 | 第59-68页 |
4.2.1 DAVGS 系统模型 | 第60-61页 |
4.2.2 DAVGS 算法描述 | 第61-64页 |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4-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