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飞轮储能用永磁电机不同工况下电磁场与温度场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序言第12-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飞轮储能工作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第13-15页
        1.2.1 飞轮储能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第13-14页
        1.2.2 飞轮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第14-15页
    1.3 飞轮储能系统发展现状第15-19页
        1.3.1 飞轮储能系统国外发展现状第16-17页
        1.3.2 飞轮储能系统国内发展状况第17-18页
        1.3.3 飞轮储能用电机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永磁电机电动工况不同控制方式对电机的影响第20-42页
    2.1 样机本体结构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0-22页
    2.2 方波控制永磁电机场路耦合模型的建立第22-26页
        2.2.1 方波控制永磁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3-24页
        2.2.2 方波控制永磁电机运行原理及场路耦合模型的建立第24-26页
    2.3 正弦波控制永磁电机场路耦合模型的建立第26-28页
        2.3.1 正弦波控制永磁电机数学模型第26-27页
        2.3.2 正弦波控制永磁电机运行原理及场路耦合模型第27-28页
    2.4 方波控制与正弦波控制方式对电机的影响第28-33页
        2.4.1 方波控制与正弦波控制对电机电压、电枢电流的影响第28-30页
        2.4.2 方波控制与正弦波控制时电机内部磁密分布及转矩波动分析第30-33页
    2.5 正弦波控制样机实验第33-34页
    2.6 方波与正弦波控制方式下载波比、电机气隙长度、绕组端部漏感对对电机的影响第34-41页
        2.6.1 两种控制方式下载波比电机定子铁耗与转子护套涡流损耗影响的研究第35-38页
        2.6.2 两种控制方式下电机气隙长度对电机的影响第38-40页
        2.6.3 两种控制方式下定子绕组端部漏感对电机损耗影响的分析第40-41页
    2.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永磁电机发电工况研究第42-50页
    3.1 永磁电机发电工况场路耦合模型的建立第42-43页
    3.2 滤波电容对电机的影响第43-46页
        3.2.1 滤波电容对电机内部电磁场及电枢电流的影响第43-44页
        3.2.2 滤波电容对电机定子铁耗与护套涡流损耗的影响第44-45页
        3.2.3 滤波电容对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波动影响的研究第45-46页
    3.3 发电机不同转速时不可控整流电路对电机的影响分析第46-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永磁电机不同工况时温度场的计算第50-70页
    4.1 永磁电机三维全域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4.2 电机各部件导热系数的确定第51-52页
        4.2.1 机壳传热系数的计算第51-52页
        4.2.2 气隙传热系数的确定第52页
        4.2.3 绕组等效模型与传热系数计算第52页
    4.3 永磁电机电动工况时温度场的计算第52-65页
        4.3.1 方波与正弦波控制不同载波比对永磁电机温度场的影响第53-57页
        4.3.2 方波与正弦波控制不同气隙长度对电机温度影响的分析第57-59页
        4.3.3 方波与正弦波控制定子绕组端部漏感对永磁电机温度场影响第59-60页
        4.3.4 不同转子护套结构对永磁电机温度场影响的研究第60-65页
    4.4 样机电动工况温度测试实验第65-66页
    4.5 永磁电机发电工况时温度场的计算第66-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飞轮储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充放电过程电机内部电磁场的计算第70-88页
    5.1 飞轮储能充电不同控制方式对电机的影响分析第70-78页
        5.1.1 飞轮储能充电方波控制与正弦波控制场路耦合模型的建立第70-71页
        5.1.2 充电过程不同控制方式对电枢电流、电磁转矩、转速的影响第71-76页
        5.1.3 飞轮储能充电过程电机内部电磁场的研究第76-78页
    5.2 飞轮储能恒压放电过程研究第78-85页
        5.2.1 飞轮储能恒压放电场路耦合系统研究第78-79页
        5.2.2 恒压放电过程电机三相电流、电磁转矩及输出直流电压分析第79-83页
        5.2.3 飞轮储能恒压放电过程电机内部电磁场及气隙磁密变化过程第83-85页
        5.2.4 飞轮储能恒压放电过程电机定子铁耗与护套涡流损耗计算第85页
    5.3 本章小结第85-88页
总结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作者简介第94-9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动力动车组牵引系统地面联调试验台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行人过街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