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水溶液中电催化还原CO2制备小分子的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综述第17-48页
    1.1 固定和利用CO_2的概述第19-21页
    1.2 电化学还原CO_2的研究进展第21-32页
        1.2.1 CO_2电还原生成CO和氢气第23-24页
        1.2.2 CO_2电还原生成甲酸第24-25页
        1.2.3 CO_2电还原生成醇类化合物第25-27页
        1.2.4 CO_2电还原生成碳氢化合物第27-29页
        1.2.5 均相催化和异相催化电化学还原CO_2第29-32页
            1.2.5.1 均相催化电化学还原CO_2第29-30页
            1.2.5.2 异相催化电化学还原CO_2第30-32页
    1.3 光电催化还原CO_2第32-35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5-37页
    1.5 参考文献第37-48页
第二章 有机碱催化剂电化学还原CO_2制备甲醇的研究第48-75页
    2.1 小分子产物后处理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第48-55页
        摘要第48页
        2.1.1 引言第48-49页
        2.1.2 实验部分第49-51页
            2.1.2.1 试剂与仪器第49页
            2.1.2.2 实验方法第49-51页
        2.1.3 结果与讨论第51-54页
            2.1.3.1 小分子产物后处理的方法第51-52页
            2.1.3.2 小分子产物检测的方法第52-54页
            2.1.3.3 产物的定量第54页
        2.1.4 结论第54-55页
    2.2 有机碱催化剂电化学还原CO_2制备甲醇第55-71页
        摘要第55页
        2.2.1 引言第55-57页
        2.2.2 实验部分第57-59页
            2.2.2.1 试剂与仪器第57-58页
            2.2.2.2 循环伏安行为研究第58页
            2.2.2.3 电解实验过程第58-59页
        2.2.3 结果与讨论第59-70页
            2.2.3.1 吡啶催化剂电化学还原CO_2行为的研究以及机理推测第59-63页
            2.2.3.2 恒电位电解反应第63-64页
            2.2.3.3 催化剂浓度对电化学还原CO_2反应的影响第64-65页
            2.2.3.4 有机碱类催化剂的循环伏安行为第65-69页
            2.2.3.5 有机碱催化剂电化学还原CO_2反应第69-70页
        2.2.4 结论第70-71页
    2.3 参考文献第71-75页
第三章 铂金属配合物电化学还原CO_2制备小分子的研究第75-91页
    摘要第75页
    3.1 引言第75-76页
    3.2 实验部分第76-81页
        3.2.1 试剂和仪器第76-77页
        3.2.2 电极的制备过程第77-78页
        3.2.3 循环伏安行为的测定第78-79页
        3.2.4 铂金属配合物电催化还原C02第79-81页
        3.2.5 量化计算第8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1-88页
        3.3.1 铂金属配合物的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第81-84页
        3.3.2 电解反应过程的研究第84-87页
        3.3.3 反应过程的推导第87-88页
        3.3.4 在有机碱和金属配合物作用下电化学还原CO_2的区别第88页
    3.4 结论第88-89页
    3.5 参考文献第89-91页
第四章 Cu(core)/CuO(shell)电化学还原CO_2制备小分子的研究第91-106页
    摘要第91页
    4.1 引言第91-92页
    4.2 实验部分第92-93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92页
        4.2.2 电极的制备过程第92-93页
        4.2.3 Cu(core)/CuO(shell)循环伏安行为的测定第93页
        4.2.4 Cu(core)/CuO(shell)电化学还原CO_2第9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3-103页
        4.3.1 Cu(core)/CuO(shell)电化学还原CO_2第93-97页
        4.3.2 Cu(core)/CuO(shell)的循环伏安行为研究第97-100页
        4.3.3 Cu(core)/CuO(shell)催化剂的XPS和XRD表征第100-103页
    4.4 结论第103页
    4.5 参考文献第103-106页
第五章 Cu(core)/CuO(shell)电化学还原CO_2及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第106-126页
    摘要第106页
    5.1 引言第106-107页
    5.2 实验部分第107-108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107-108页
        5.2.2 电极的制备过程第108页
        5.2.3 Cu(core)/CuO(shell)循环伏安行为的测定第108页
        5.2.4 Cu(core)/CuO(shell)电化学还原CO_2第10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8-123页
        5.3.1 不同载量的Cu(core)/CuO(shell)循环伏安行为研究第108-110页
        5.3.2 Cu(core)/CuO(shell)电化学还原CO_2的研究第110-115页
        5.3.3 不同载量的Cu(core)/CuO(shell)长时间电化学还原CO_2第115-118页
        5.3.4 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第118-123页
    5.4 结论第123-124页
    5.5 参考文献第124-126页
第六章 水溶液中电化学还原CO_2过程中析氢反应的研究第126-137页
    摘要第126页
    6.1 引言第126-127页
    6.2 实验部分第127-128页
        6.2.1 试剂与仪器第127页
        6.2.2 电极的制备过程第127页
        6.2.3 水溶液中电化学还原CO_2过程第127-12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28-134页
        6.3.1 铂金属配合物作用下电化学还原CO_2过程中析氢反应的研究第128-129页
        6.3.2 Cu(core)/CuO(shell)作用下电化学还原CO_2过程中析氢反应的研究第129-134页
            6.3.2.1 Cu(core)/CuO(shell)作用下短时间电化学还原CO_2过程中析氢反应的研究第129-131页
            6.3.2.2 不同载量的Cu(core)/CuO(shell)作用下长时间电化学还原CO_2过程中析氢反应的研究第131-134页
    6.4 结论第134-135页
    6.5 参考文献第135-137页
第七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37-139页
科研期间发表论文成果第139-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矛盾凸显期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研究
下一篇: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种间竞争对海水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