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序言 | 第8-9页 |
一、 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涵义 | 第9-15页 |
1.当前对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几种定义 | 第9-11页 |
2.非行政许可审批涵义的实然分析 | 第11-12页 |
3.非行政许可审批涵义的应然分析 | 第12-15页 |
二、 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型的分析 | 第15-20页 |
1.立法过程中划分出的类型 | 第15页 |
2.行政规范性文件划定出的类型 | 第15-17页 |
3.学术界划分出的实然类型 | 第17-18页 |
4.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应然类型 | 第18-20页 |
三、 非行政许可审批产生的原因 | 第20-23页 |
1.最初的行政审批范围过于宽泛 | 第20-21页 |
2.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在内涵与外延上的不一致 | 第21页 |
3.对非典型行政行为理论研究和立法的滞后 | 第21-22页 |
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 第22-23页 |
四、 对当前非行政许可审批的质疑 | 第23-27页 |
1.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存在,背离了《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初衷 | 第23-24页 |
2.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出现,使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关系陷入混乱 | 第24-27页 |
五、 非行政许可审批法律规制将面临的两大困境 | 第27-29页 |
六、 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29-34页 |
七、 非行政许可审批法律规制的有效实施 | 第34-40页 |
1.建立统一的行政机关权力清单公示制度 | 第34-36页 |
2.发挥网络化行政监察手段的实效 | 第36-38页 |
3.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的司法救济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