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及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的来源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解读 | 第16-30页 |
2.1 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背景 | 第16-18页 |
2.2 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18-22页 |
2.3 公民身份的发展对社会阶级的影响 | 第22-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回响 | 第30-39页 |
3.1 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贡献 | 第30-33页 |
3.2 对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发展 | 第33-35页 |
3.3 对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质疑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中国公民身份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39-50页 |
4.1 公民身份发展情况概述 | 第39-42页 |
4.2 中国公民身份发展的特征 | 第42-43页 |
4.3 和谐社会中的公民身份权利问题 | 第43-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基于公民身份的和谐社会构建路径 | 第50-60页 |
5.1 权利平等的构建路径 | 第50-54页 |
5.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 | 第54-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