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移动机器人超声波网络定位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航迹推算定位 | 第10-11页 |
1.2.2 地图匹配定位 | 第11-12页 |
1.2.3 基于信标的定位 | 第12-14页 |
1.3 基于概率的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基于滤波估计的算法 | 第15-16页 |
1.3.2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算法 | 第16页 |
1.3.3 性能比较 | 第16-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基于 EKF 的超声波网络定位研究 | 第18-33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超声波网络定位原理 | 第18-22页 |
2.2.1 三边测量法 | 第19-20页 |
2.2.2 信标布局方式 | 第20-22页 |
2.3 机器人系统模型 | 第22-25页 |
2.3.1 坐标系统模型 | 第22-23页 |
2.3.2 运动学模型 | 第23-25页 |
2.4 多传感器观测模型 | 第25页 |
2.5 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 | 第25-30页 |
2.5.1 卡尔曼滤波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2.5.2 扩展卡尔曼滤波模型 | 第26页 |
2.5.3 扩展卡尔曼滤波数据融合过程 | 第26-30页 |
2.6 仿真分析 | 第30-3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稀疏超声波网络的定位研究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ATOA 超声波网络定位原理 | 第33-39页 |
3.2.1 初始位姿确定 | 第34-37页 |
3.2.2 位姿跟踪 | 第37-39页 |
3.2.3 适用条件 | 第39页 |
3.3 双层卡尔曼滤波 | 第39-42页 |
3.3.1 底层扩展卡尔曼滤波 | 第40-42页 |
3.3.2 顶层稳态卡尔曼滤波 | 第42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42-46页 |
3.4.1 圆周定位仿真 | 第42-44页 |
3.4.2 位姿跟踪仿真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超声波网络定位系统设计 | 第47-61页 |
4.1 主动式超声波网络定位系统的改进 | 第47-48页 |
4.2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8-52页 |
4.2.1 控制模块 | 第48-50页 |
4.2.2 超声波定位模块 | 第50-51页 |
4.2.3 电子罗盘模块 | 第51-52页 |
4.3 软件程序设计 | 第52-60页 |
4.3.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2-53页 |
4.3.2 超声波网络定位程序设计 | 第53-57页 |
4.3.3 通讯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4.3.4 电机控制程序设计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超声波网络定位实验 | 第61-71页 |
5.1 实验平台 | 第61页 |
5.2 定位系统性能调试 | 第61-65页 |
5.2.1 超声波传感器调试 | 第61-64页 |
5.2.2 无线信号丢包率测试 | 第64-65页 |
5.2.3 电子罗盘模块调试 | 第65页 |
5.3 移动机器人室内定位实验 | 第65-70页 |
5.3.1 密集超声波网络定位实验 | 第65-67页 |
5.3.2 稀疏超声波网络定位实验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