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完善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有关理论问题 | 第12-19页 |
一、食品召回制度的定义 | 第12-14页 |
二、食品召回的条件 | 第14-16页 |
三、食品召回的类型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运行现状及成因 | 第19-31页 |
第一节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19-24页 |
一、食品召回具体标准不明确 | 第20-21页 |
二、食品召回体制混乱 | 第21-24页 |
三、食品召回制度配套措施不健全 | 第24页 |
第二节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运行不畅的成因 | 第24-31页 |
一、食品召回立法的不完善 | 第25-26页 |
二、食品召回监管机制缺陷 | 第26-29页 |
三、食品召回法律责任较轻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域外食品召回制度的经验及启示 | 第31-40页 |
第一节 域外食品召回制度的成功经验 | 第31-37页 |
一、美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31-33页 |
二、澳大利亚食品召回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33-35页 |
三、欧盟食品召回体系的相关规定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域外食品召回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0页 |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7页 |
二、单一部门管理的监管模式 | 第37-38页 |
三、明确的召回分级 | 第38页 |
四、可操作性强的召回程序 | 第38-39页 |
五、严格的法律责任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完善 | 第40-51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思路创新 | 第40-41页 |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换制度 | 第40页 |
二、与其他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相辅相成 | 第40-41页 |
三、以科学技术支持食品召回体系 | 第41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41-46页 |
一、逐步补充完善立法空白 | 第41-42页 |
二、构建有效的食品召回管理体系 | 第42-43页 |
三、确立不安全食品等级和召回等级 | 第43-44页 |
四、细化食品召回方式 | 第44-45页 |
五、健全食品溯源制度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配套机制 | 第46-51页 |
一、完善食品安全国家赔偿保障基金制度 | 第46-47页 |
二、设立食品强制性责任保险 | 第47-48页 |
三、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 第48-49页 |
四、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