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动物生态学论文

基于种子特征的六盘山区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取食和扩散行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0页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9页
        1.1.1 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扩散及其意义第11-12页
        1.1.2 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多次扩散第12-13页
        1.1.3 种子扩散的距离第13页
        1.1.4 影响啮齿动物对种子扩散的因素第13-19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第20-21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6页
    3.1 研究材料第21页
    3.2 研究方法第21-24页
        3.2.1 六盘山啮齿动物的调查第21页
        3.2.2 种子丰富度、单宁含量和种子大小对啮齿动物觅食行为的影响第21-22页
        3.2.3 不同覆盖处理下啮齿动物对种子大小和种子萌发的响应第22-23页
        3.2.4 啮齿动物对种子大小及其频率的响应第23页
        3.2.5 贮藏深度和种子大小对种子命运的影响第23-24页
        3.2.6 啮齿动物对不同贮藏点密度下大种子和小种子的扩散第24页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4-26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6-46页
    4.1 啮齿动物种类和多度第26页
    4.2 种子丰富度、单宁含量和种子大小对啮齿动物觅食行为的影响第26-31页
        4.2.1 不同特征的种子在投放点的留存率第26-27页
        4.2.2 不同大小和单宁含量种子的的命运第27-29页
        4.2.3 不同类型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的距离第29-30页
        4.2.4 不同类型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的距离分布频次第30-31页
    4.3 不同覆盖处理下啮齿动物对种子大小和种子萌发的响应第31-36页
        4.3.1 不同覆盖处理下不同大小和萌发状态的种子在投放点的留存动态第31-32页
        4.3.2 不同大小和萌发状态种子的命运第32-34页
        4.3.3 不同大小和萌发状态种子扩散的距离第34-36页
    4.4 啮齿动物对种子大小及其频率的响应第36-39页
        4.4.1 不同大小种子的命运第36页
        4.4.2 不同大小和频率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的距离第36-37页
        4.4.3 种子取食点/贮藏点的大小和贮藏方式第37-38页
        4.4.4 种子被搬运距离的分布频次第38-39页
    4.5 啮齿动物对不同贮藏深度和大小的种子的扩散第39-42页
        4.5.1 不同大小和贮藏深度的种子被啮齿动物发现率第39-40页
        4.5.2 贮藏深度和种子大小对种子命运的影响第40-42页
        4.5.3 不同大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和贮藏距离第42页
    4.6 不同大小种子及其贮藏点密度对啮齿动物扩散行为的影响第42-46页
        4.6.1 不同贮藏点密度的种子发现率第42-43页
        4.6.2 不同的贮藏点密度种子的命运第43-44页
        4.6.3 不同的贮藏点密度种子的扩撒距离第44页
        4.6.4 大种子和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的距离分布频次第44-46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46-52页
    5.1 啮齿动物的取食和扩散行为对不同种子特征对的响应第46-48页
    5.2 种子丰富度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扩散植物种子行为的影响第48-49页
    5.3 土壤和凋落物覆盖对种子命运的影响第49页
    5.4 埋藏深度和贮藏点密度对种子二次扩散影响第49-51页
    5.5 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扩散行为对植物种群更新的意义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边沁对立法科学与法律科学的界分与协调
下一篇:不真正连带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