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爆炸波快速计算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空气中爆炸和虚拟源法简介 | 第15-26页 |
2.1 空气中爆炸波的产生和传播 | 第15-21页 |
2.1.1 爆炸波产生与直射 | 第15-18页 |
2.1.2 爆炸波反射 | 第18-20页 |
2.1.3 爆炸波绕射 | 第20-21页 |
2.2 射线跟踪技术和虚拟源法 | 第21-25页 |
2.2.1 射线跟踪技术 | 第21-24页 |
2.2.2 虚拟源法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二维虚拟爆源法 | 第26-38页 |
3.1 二维虚拟爆源法适用的场景 | 第26-27页 |
3.2 爆炸波参数原始数据 | 第27-28页 |
3.3 反射模型 | 第28-30页 |
3.4 绕射/散射模型 | 第30-32页 |
3.5 LAMB叠加法则 | 第32页 |
3.6 程序实现 | 第32-35页 |
3.7 关于马赫波的考虑 | 第35-3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二维虚拟爆源法计算结果与AUTODYN模拟结果的对比 | 第38-47页 |
4.1 箱型结构外爆的计算结果对比 | 第38-44页 |
4.2 某T型建筑计算结果的展示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三维虚拟爆源法算法实现和计算结果展示 | 第47-57页 |
5.1 直射后反射/多次反射 | 第47-49页 |
5.1.1 反射爆源树的建立 | 第47-48页 |
5.1.2 有效爆源的筛选 | 第48-49页 |
5.2 直射后绕射/多次绕射 | 第49-54页 |
5.3 反射后绕射 | 第54页 |
5.4 两个建筑物的计算结果展示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束语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