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第12-17页 |
1.2.1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2 理论回顾 | 第15-17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8-21页 |
1.4.1 文章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文章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飞机租赁的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 | 第21-36页 |
2.1 我国飞机租赁的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2.1.1 我国飞机租赁的发展概述 | 第21页 |
2.1.2 我国飞机租赁的发展特点 | 第21-24页 |
2.2 我国飞机租赁的主要模式 | 第24-32页 |
2.2.1 美国投资减税杠杆租赁 | 第24-28页 |
2.2.2 日本杠杆租赁 | 第28-30页 |
2.2.3 贷款融资租赁 | 第30-31页 |
2.2.4 售后回租模式 | 第31-32页 |
2.3 我国飞机租赁主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2.3.1 融资问题 | 第32-33页 |
2.3.2 外汇管理问题 | 第33-34页 |
2.3.3 财税政策问题 | 第34页 |
2.3.4 法律监管问题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东疆保税港区飞机租赁相关优惠政策分析 | 第36-44页 |
3.1 东疆保税港区建设与发展现状 | 第36-37页 |
3.2 东疆保税港区开展飞机租赁的相关优惠政策 | 第37-44页 |
3.2.1 融资政策 | 第37-38页 |
3.2.2 外汇管理政策 | 第38-40页 |
3.2.3 税收政策 | 第40-42页 |
3.2.4 法律支撑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我国飞机租赁的创新模式—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的设计 | 第44-54页 |
4.1 我国飞机租赁创新模式的设计依据 | 第44页 |
4.2 我国飞机租赁创新模式——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 | 第44-50页 |
4.2.1 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的主要参与人 | 第44-45页 |
4.2.2 结构性融资安排 | 第45-46页 |
4.2.3 基本业务流程 | 第46-49页 |
4.2.4 资产管理与期末处理 | 第49-50页 |
4.3 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的业务风险分析 | 第50-51页 |
4.3.1 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的业务风险 | 第50-51页 |
4.3.2 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的风险规避 | 第51页 |
4.4 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的经济分析 | 第51-54页 |
4.4.1 微观经济分析 | 第51-52页 |
4.4.2 宏观经济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五章 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的实例分析 | 第54-58页 |
5.1 东疆保税港区实施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案例分析 | 第54页 |
5.2 与现行租赁方式进行案例对比分析 | 第54-58页 |
第六章 东疆经营性杠杆租赁模式的发展建议 | 第58-63页 |
6.1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完善法律环境,明确航空租赁相关行业标准 | 第58-59页 |
6.1.1 制定和颁布统一的飞机租赁法 | 第58页 |
6.1.2 加强租赁行业监管,成立租赁行业协会 | 第58-59页 |
6.2 加大租赁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 | 第59-60页 |
6.2.1 调整中长期经营租赁税负,鼓励国内租赁企业开展经营租赁 | 第59页 |
6.2.2 明确投资抵免政策,扩大投资税收抵免范围 | 第59页 |
6.2.3 明确经营性租赁加速折旧政策 | 第59-60页 |
6.2.4 完善租赁准备金及亏损处理政策 | 第60页 |
6.3 组建综合性大型国有飞机租赁公司落户东疆保税港区 | 第60-61页 |
6.4 积极发展二手飞机交易市场等飞机租赁专业服务机构,完善东疆保税港区配套服务,构建完整飞机租赁产业链 | 第61-62页 |
6.5 加大金融风险管理力度,降低经营风险 | 第62页 |
6.6 建立人员培训体系,加快人才培养 | 第62-63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主要文献目录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