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3 文献综述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8页 |
2 农村信用社概述和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22页 |
2.1 农村信用社概述和特点 | 第18页 |
2.2 新疆农村信用社发展进程 | 第18-19页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2.3.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19-20页 |
2.3.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0页 |
2.3.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0页 |
2.3.4 现代产权理论 | 第20-22页 |
3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现状分析 | 第22-35页 |
3.1 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3.2 支农信贷总量分析 | 第25-27页 |
3.3 支农信贷需求主体分析 | 第27-31页 |
3.3.1 农业贷款整体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3.3.2 农户贷款情况分析 | 第28-30页 |
3.3.3 农村企业贷款情况分析 | 第30页 |
3.3.4 农村经济组织贷款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3.4 新疆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3.4.1 农业发展滞后,财政资金依赖度大,农村信用社改革滞后 | 第31-32页 |
3.4.2 自身运行机制存在缺陷 | 第32-33页 |
3.4.3 金融服务和创新能力较弱 | 第33页 |
3.4.4 民营资本进入,服务“三农”能力开始削弱 | 第33-35页 |
4 新疆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5-45页 |
4.1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对农业总产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4.1.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 | 第35-37页 |
4.1.2 模型选取及模型计算结果 | 第37-39页 |
4.1.3 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2 新疆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说明 | 第40-41页 |
4.2.2 模型选取及模型计算结果 | 第41-43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5 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5.1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提高支农资金投入的效率 | 第45-46页 |
5.2 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回归农村经济,丰富金融服务的主体 | 第46页 |
5.3 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机制,实现农户利益的最大化 | 第46-47页 |
5.4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促使农业信贷市场健康发展 | 第47-48页 |
5.5 优化服务网点建设,健全服务功能 | 第48-49页 |
5.6 调整支农信贷结构,加快业务流程创新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