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植物学论文

“海天1号”海带新品系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3页
    1 海带概述第15-17页
        1.1 海带生物学概述第15-16页
        1.2 海带的价值第16-17页
    2 海带养殖与遗传育种第17-18页
        2.1 海带养殖第17页
        2.2 海带育苗第17-18页
    3 海带育种第18-20页
        3.1 定向选育和连续自交法第18-19页
        3.2 配子体克隆杂交育种法第19页
        3.3 分子育种法第19-20页
    4 光合生理第20-22页
        4.1 叶绿素荧光基本原理与应用第21页
        4.2 液相氧电极技术第21-22页
    5 热休克蛋白第22-23页
第二章“海天1号”海带主要经济性状分析第23-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1.1 来源第23页
        1.2 方法第23-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2.1“海天1号”海带的长度比较第25-26页
        2.2“海天1号”海带的宽度比较第26-28页
        2.3“海天1号”海带的日平均生长量第28-29页
        2.4“海天1号”海带的亩产量第29页
    3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海天1号”海带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第31-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1.1 材料第31-32页
        1.2 分析项目与方法第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2.1 食用海带品系的一般营养成分第32-33页
        2.2 食用海带品系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及其评分第33-35页
        2.3 矿物质元素分析与评价第35-36页
    3 讨论第36-37页
第四章 环境因素对“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光合及呼吸速率的影响第37-47页
    1 材料方法第37-39页
        1.1 材料第37-38页
        1.2 方法第38-39页
        1.3 数据分析第39页
    2 结果分析第39-45页
        2.1 环境因子对“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第39-41页
        2.2 不同环境因子对“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第41-44页
        2.3“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温度、光强、营养盐条件下生长的正交试验结果第44-45页
    3 讨论第45-47页
        3.1 温度对“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第45页
        3.2 光强对“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第45-46页
        3.3 营养盐浓度对“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第46-47页
第五章“海天1号”海带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7-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1.1 材料第47-48页
        1.2 方法第48页
        1.3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48-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2.1 引物筛选第49-51页
        2.2 引物多态性和扩增结果第51-53页
        2.3 品系间的遗传分析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7页
        3.1 引物筛选第54-55页
        3.2 不同海带品系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第55-57页
第六章 高温对海带幼孢子体叶绿素荧光及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第57-6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7-59页
        1.1 试验材料第57-58页
        1.2 试验方法第58-59页
        1.3 数据分析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2.1 高温胁迫下海带幼孢子体形态的影响第59-60页
        2.2 高温胁迫下海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60-62页
        2.3 高温胁迫对海带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2-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3.1 高温处理不同时间对海带幼孢子体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64-65页
        3.2 温度处理对海带幼孢子体热休克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第65-66页
总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9页
附录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海水鱼类种质冷冻保存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下一篇:条纹锯鮨在性逆转过程中的组织生理学变化和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