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核壳材料与TiO_2/SiO_2核壳材料概述 | 第13-16页 |
1.2 TiO_2/SiO_2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1.3 材料的表征 | 第17-18页 |
1.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17页 |
1.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17-18页 |
1.3.3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18页 |
1.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 | 第18页 |
1.4 TiO_2/SiO_2核壳材料的应用 | 第18-21页 |
1.4.1 酶固定化 | 第18-20页 |
1.4.2 光催化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TiO_2/SiO_2核壳材料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3-24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2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3.1 Stober法合成纳米SiO_2 | 第24页 |
2.3.2 TiO_2/SiO_2核壳材料的合成 | 第24-25页 |
2.3.3 材料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2.4.1 样品的SEM及EDS表征 | 第25-28页 |
2.4.2 样品的XRD表征 | 第28-29页 |
2.4.3 样品的FT-IR表征 | 第29-31页 |
2.4.4 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径表征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CTAB辅助合成TiO_2/SiO_2核壳微球吸附葡萄糖氧化酶界面特性表征 | 第33-44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4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3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3.3.1 溶液配制 | 第34-35页 |
3.3.2 材料合成 | 第35-36页 |
3.3.3 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 | 第36页 |
3.3.4 固定化酶活力的测定 | 第36页 |
3.4 表征方法 | 第36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3.5.1 酶的固定化条件 | 第36-39页 |
3.5.1.1 给酶量的确定 | 第36-37页 |
3.5.1.2 温度的确定 | 第37-38页 |
3.5.1.3 pH的确定 | 第38页 |
3.5.1.4 固定化时间的确定 | 第38页 |
3.5.1.5 正交实验 | 第38-39页 |
3.5.2 酶的固定化界面表征 | 第39-42页 |
3.5.2.1 SEM表征和EDX表征 | 第39-40页 |
3.5.2.2 FI-IR谱图分析 | 第40-41页 |
3.5.2.3 XRD表征 | 第41-42页 |
3.5.2.4 BET及BJH表征 | 第42页 |
3.5.3 TiO_2/SiO_2对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化机理 | 第42-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酚醛树脂辅助合成TiO_2/SiO_2核壳材料及其光催化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5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4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4.3.1 酚醛树脂辅助TiO_2/SiO_2核壳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45-47页 |
4.3.2 罗丹明B降解实验 | 第4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4.1 材料的表征 | 第47-49页 |
4.4.2 材料对罗丹明B的吸附机理 | 第49-50页 |
4.4.3 TiO_2/SiO_2复合微球材料的光催化 | 第50-53页 |
4.4.4 机理分析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