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6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一)国内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外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页 |
第一章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解读 | 第16-2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作业 | 第16-17页 |
(二)评价 | 第17页 |
(三)初中英语作业评价 | 第17页 |
二、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特点 | 第17-19页 |
(一)英语作业评价目的: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 第17-18页 |
(二)英语作业评价主体:强调参与和互动的多主体评价 | 第18页 |
(三)英语作业评价方法:突出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 第18页 |
(四)英语作业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个体差异 | 第18-19页 |
(五)英语作业评价功能:强调改进与激励,促进学生发展 | 第19页 |
(六)英语作业评价反思:鼓励师生对作业评价的积极反思 | 第19页 |
三、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一)发展性评价理论 | 第20页 |
(二)增值性评价理论 | 第20页 |
(三)区分性评价理论 | 第20-21页 |
四、实施初中英语作业评价多元化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 第21页 |
(二)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 第21-22页 |
(三)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现状分析 | 第23-40页 |
一、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调查数据统计 | 第23-37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23-25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37页 |
二、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症结剖析 | 第37-38页 |
(一)初中英语作业评价主体单一 | 第37页 |
(二)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符号单一,缺乏人文关怀 | 第37页 |
(三)初中英语作业评价方法单一 | 第37-38页 |
(四)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结果缺乏反思与反馈 | 第38页 |
三、分析初中英语作业评价存在弊端的原因 | 第38-40页 |
(一)初中英语作业评价制度不健全 | 第38页 |
(二)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研究滞后 | 第38-39页 |
(三)教师教学评价观的差异影响作业评价 | 第39页 |
(四)教师评价知识匮乏导致作业评价不完善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体系构建 | 第40-53页 |
一、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原则 | 第40-41页 |
(一)发展性原则 | 第40页 |
(二)针对性原则 | 第40页 |
(三)主体性原则 | 第40-41页 |
(四)多元性原则 | 第41页 |
二、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方式 | 第41-53页 |
(一)根据初中英语学科的特点,划分英语作业的类型 | 第41页 |
1.知识巩固型作业 | 第41页 |
2.能力提高型作业 | 第41页 |
3.实践应用型作业 | 第41页 |
(二)初中英语作业类型的评价 | 第41-53页 |
1.知识巩固型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3-45页 |
2.能力提高型作业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 | 第45-50页 |
3.实践应用型作业评价——表现性评价法 | 第50-53页 |
第四章初中英语作业评价的保障措施 | 第53-55页 |
一、学校管理的支持制度 | 第53页 |
二、建立作业评价小组 | 第53-54页 |
三、教师提高自身的评价知识 | 第54页 |
四、家校形成作业评价文化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的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