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自主权问题初探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1-16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第16-2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21页 |
第二章 教学自主权的内涵与依据 | 第21-35页 |
一、教学自主权的定义 | 第21-26页 |
(一)教学自主权的概念 | 第21-23页 |
(二)教学自主权的范围 | 第23-24页 |
(三)教学自主权的边界 | 第24-25页 |
(四)教学自主权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表现 | 第25-26页 |
二、教学自主权的依据 | 第26-35页 |
(一)教学活动的复杂性 | 第26-28页 |
(二)教学伦理的内在要求 | 第28-30页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30-32页 |
(四)法律赋予教师的神圣权利 | 第32页 |
(五)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教学自主权运用现状调查 | 第35-57页 |
一、课程理念 | 第35-39页 |
二、教学设计 | 第39-45页 |
三、课堂管理 | 第45-49页 |
四、教学过程 | 第49-54页 |
五、教学评价 | 第54-57页 |
第四章 教师教学自主权运用影响因素 | 第57-79页 |
一、历史与文化传统 | 第57-59页 |
二、工业化进程与生产方式 | 第59-62页 |
三、科层制的教育管理模式 | 第62-67页 |
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程度 | 第67-71页 |
五、教师教育对教师自主能力的影响 | 第71-74页 |
六、教师个人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 | 第74-79页 |
第五章 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维护与运用对策 | 第79-93页 |
一、正确认识专业自主性的重要性 | 第79-81页 |
(一)专业自主性构成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内核 | 第79-80页 |
(二)专业自主性是社会赋予教师法定的工作权利 | 第80页 |
(三)专业自主性是教师享有职业尊严的内在源泉 | 第80页 |
(四)专业自主性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 第80-81页 |
(五)专业自主性是由教师劳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 第81页 |
二、切实提升教师行业整体的专业化水准 | 第81-85页 |
(一)基本假设 | 第82-83页 |
(二)促进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方略 | 第83-85页 |
三、辩证看待教师培训的规范化与个性化 | 第85-87页 |
(一)新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意义及其限度 | 第85-87页 |
(二)标准化教学存在的意义及其限度 | 第87页 |
四、营造适合教师自主发展的人文环境 | 第87-89页 |
(一)正确定位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 第88页 |
(二)改进学校内部的管理方式 | 第88-89页 |
五、正确运用专业自主性的基本思路 | 第89-93页 |
(一)倡导学、研、做一体化的职业生活方式 | 第90-91页 |
(二)构建同伴互助、交流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 第91-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访谈提纲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