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8页 |
1.1 四极子DNA | 第7-11页 |
1.1.1 四极子DNA的结构 | 第8-10页 |
1.1.2 四极子DNA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 第10-11页 |
1.1.3 四极子DNA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 DNA分子逻辑门 | 第11-14页 |
1.2.1 酶体系DNA分子逻辑门 | 第12-14页 |
1.2.2 无酶体系DNA分子逻辑门 | 第14页 |
1.3 四极子DNAzyme及其应用 | 第14-18页 |
1.3.1 四极子DNAzyme | 第15页 |
1.3.2 四极子DNAzyme的应用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基于四极子DNA荧光探针构建 2:1 多路复用器 | 第18-26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19页 |
2.2.2 核酸链的预处理 | 第19-20页 |
2.2.3 荧光光谱的采集 | 第20页 |
2.2.4 15%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 | 第20-21页 |
2.2.5 圆二色光谱(CD)测量 | 第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四极子DNA荧光探针和氧化石墨烯构建 1:2 解多路复用器 | 第26-35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3.2.2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及AFM形貌表征 | 第27页 |
3.2.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7-28页 |
3.2.4 荧光光谱的采集 | 第28页 |
3.2.5 15% 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 | 第28页 |
3.2.6 圆二色光谱(CD)测量 | 第28-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四极子-铜金属酶平台同时检测组氨酸和半胱氨酸比色策略的构建 | 第35-44页 |
4.1 引言 | 第35-3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4.2.2 铜离子(Cu~(2+))的优化 | 第36页 |
4.2.3 组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检测 | 第36-3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4.3.1 组氨酸和半胱氨酸检测机理 | 第37-38页 |
4.3.2 四极子-铜金属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评估 | 第38-39页 |
4.3.3 组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检测 | 第39-41页 |
4.3.4 选择性实验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