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高等教育扩招对教育质量提升的强烈要求 | 第10页 |
1.1.2 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 第10-11页 |
1.1.3 教学学术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0-24页 |
2.1.1 教学学术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2 青年教师的教学学术 | 第21-22页 |
2.1.3 教学学术的特点 | 第22-24页 |
2.2 教学学术的作用 | 第24-25页 |
2.2.1 教学学术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 第24页 |
2.2.2 教学学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4-25页 |
2.2.3 教学学术是平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手段 | 第25页 |
2.3 教学学术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25-26页 |
2.3.1 学科教育性知识理论 | 第25-26页 |
2.3.2 学术维度理论 | 第26页 |
3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现状调查 | 第26-43页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选取 | 第26-28页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6-27页 |
3.1.2 样本选取 | 第27页 |
3.1.3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3.2 样本基本情况 | 第28页 |
3.3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现状调查情况 | 第28-34页 |
3.3.1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态度的现状 | 第28-30页 |
3.3.2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现状 | 第30-31页 |
3.3.3 青年教师占有和使用的教学学术资源的现状 | 第31-32页 |
3.3.4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参与模式的现状 | 第32-34页 |
3.4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检验 | 第34-43页 |
3.4.1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态度的差异检验 | 第34-36页 |
3.4.2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差异检验 | 第36-39页 |
3.4.3 青年教师占有和使用教学学术资源的差异检验 | 第39-41页 |
3.4.4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参与模式的差异检验 | 第41-43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43-59页 |
4.1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现状分析 | 第43-49页 |
4.1.1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态度分析 | 第43-45页 |
4.1.2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分析 | 第45-46页 |
4.1.3 青年教师占有和使用教学学术资源分析 | 第46-48页 |
4.1.4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参与模式分析 | 第48-49页 |
4.2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9-59页 |
4.2.1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态度差异显著 | 第49-53页 |
4.2.2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水平差异显著 | 第53-57页 |
4.2.3 青年教师占有和使用教学学术资源差异显著 | 第57-58页 |
4.2.4 青年教师教学学术参与模式差异显著 | 第58-59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9-6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5.2 相关建议 | 第60-67页 |
5.2.1 深化青年教师对教学学术的认识 | 第60-61页 |
5.2.2 改善女性教师教学学术参与现状 | 第61-62页 |
5.2.3 激发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的内部动机 | 第62页 |
5.2.4 建立青年教师的学术休假制度 | 第62-63页 |
5.2.5 完善青年教师的评价体系 | 第63-64页 |
5.2.6 搭建多样化的教学学术发展平台 | 第64-65页 |
5.2.7 构建基于教学学术的教研团队 | 第65-67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5页 |
附录 1 | 第70-74页 |
附录 2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