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坦克炮控系统及外弹道学简介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2 项目介绍 | 第13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坦克虚拟样机的建立及控制器设计 | 第16-22页 |
2.1 虚拟样机技术概况 | 第16-18页 |
2.1.1 简介 | 第16-17页 |
2.1.2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 | 第17-18页 |
2.2 Adams/ATV及坦克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18-21页 |
2.2.1 Adams/ATV简介 | 第18-19页 |
2.2.2 虚拟样机建立 | 第19-20页 |
2.2.3 履带包裹及路面文件的导入 | 第20-21页 |
2.3 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多维泰勒网控制器设计及参数优化 | 第22-36页 |
3.1 多维泰勒网原理 | 第22-23页 |
3.2 MTN控制器设计方法 | 第23-25页 |
3.3 控制系统参数优化 | 第25-26页 |
3.3.1 参数优化的数学表述 | 第25-26页 |
3.3.2 目标函数的选择 | 第26页 |
3.4 单纯形法 | 第26-30页 |
3.4.1 单纯形法原理 | 第27-28页 |
3.4.2 初始单纯形的构造 | 第28页 |
3.4.3 对单纯形法的改进 | 第28-29页 |
3.4.4 单纯形法的编程实现 | 第29-30页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0-34页 |
3.5.1 单纯形法寻优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3.5.2 炮管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弹丸飞行的受力分析 | 第36-46页 |
4.1 与地球相关的力 | 第36-39页 |
4.1.1 重力及重力加速度 | 第36-38页 |
4.1.2 科氏惯性力 | 第38-39页 |
4.2 作用在弹丸上的空气动力和力矩 | 第39-45页 |
4.2.1 旋转稳定弹丸的零升阻力 | 第40-42页 |
4.2.2 有攻角时作用在弹丸上的静态空气动力和力矩 | 第42-44页 |
4.2.3 作用在弹丸上的动态空气动力和动力矩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真空外弹道和空气外弹道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第46-58页 |
5.1 真空外弹道 | 第46-50页 |
5.1.1 真空外弹道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5.1.2 真空外弹道仿真 | 第47-50页 |
5.2 空气外弹道 | 第50-56页 |
5.2.1 空气外弹道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5.2.2 空气外弹道仿真 | 第52-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旋转弹丸六自由度外弹道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第58-86页 |
6.1 坐标系及坐标变换 | 第58-62页 |
6.1.1 坐标系 | 第58-61页 |
6.1.2 坐标转换 | 第61-62页 |
6.2 科氏惯性力及风的扰动 | 第62-66页 |
6.2.1 科氏惯性力 | 第62-63页 |
6.2.2 风扰动下的气动力和力矩 | 第63-66页 |
6.3 旋转弹丸六自由度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6.4 旋转弹丸飞行六自由度模型仿真 | 第67-69页 |
6.5 旋转弹丸的飞行稳定性 | 第69-74页 |
6.5.1 稳定性判据 | 第70-73页 |
6.5.2 二圆运动 | 第73-74页 |
6.6 旋转弹丸角运动及散布分析 | 第74-85页 |
6.6.1 风引起的角运动及其散布分析 | 第75-79页 |
6.6.2 弹丸弹重及初速偏差引起的射弹散布[54] | 第79-80页 |
6.6.3 初始射角引起的射弹散布 | 第80-85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90页 |
7.1 工作内容及结果总结 | 第86-88页 |
7.1.1 工作内容 | 第86页 |
7.1.2 结果总结 | 第86-88页 |
7.2 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 | 第96-104页 |
发表论文列表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