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低山丘陵区季节性积雪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1.2.1 积雪物理研究 | 第13-14页 |
| 1.2.2 积雪化学研究 | 第14-15页 |
| 1.2.3 融雪侵蚀研究 | 第15-17页 |
| 1.3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 2.2.1 试验场地布设 | 第19页 |
| 2.2.2 积雪物理性质测定 | 第19-20页 |
| 2.2.3 积雪化学离子测定 | 第20-21页 |
| 2.3 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 2.3.1 相关分析 | 第21页 |
| 2.3.2 相对酸度、中和因子计算 | 第21-22页 |
| 2.3.3 后向轨迹模拟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积雪物理特性研究 | 第23-29页 |
| 3.1 积雪深度变化过程 | 第23-25页 |
| 3.2 积雪密度分布特征 | 第25-26页 |
| 3.3 积雪液态含水率分布特征 | 第26-2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积雪化学特征研究 | 第29-43页 |
| 4.1 离子含量变化 | 第29-34页 |
| 4.1.1 新雪中离子含量 | 第29-30页 |
| 4.1.2 积雪中离子含量 | 第30-34页 |
| 4.2 总氮和总磷含量变化 | 第34-37页 |
| 4.2.1 新雪总氮和总磷含量 | 第34-35页 |
| 4.2.2 积雪总氮和总磷含量 | 第35-37页 |
| 4.3 pH和电导率变化 | 第37-38页 |
| 4.3.1 新雪pH和电导率 | 第37-38页 |
| 4.3.2 积雪pH和电导率 | 第38页 |
| 4.4 离子来源探究 | 第38-4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融雪径流化学特征研究 | 第43-50页 |
| 5.1 融雪径流中离子含量分析 | 第43-45页 |
| 5.2 融雪径流总氮和总磷含量分析 | 第45-48页 |
| 5.3 融雪径流pH和电导率变化 | 第4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