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中心概念 | 第13-15页 |
·幸福指数 | 第13-14页 |
·幸福广东 | 第14页 |
·指标体系 | 第14页 |
·政府绩效评价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关于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指标体系及测量 | 第15-21页 |
·关于“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关于幸福广东与政府绩效评价的关系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规范研究 | 第24页 |
·实证研究 | 第24页 |
·论文结构与逻辑思路 | 第24-27页 |
·论文结构 | 第24-25页 |
·逻辑思路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指标体系构建:理念、方法和路径 | 第27-35页 |
·“幸福广东”的内涵与要求 | 第27-28页 |
·“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 | 第28-29页 |
·“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方法 | 第29-32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9-30页 |
·层次分析法的特例 | 第30-31页 |
·专家咨询法 | 第31-32页 |
·“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 | 第32-34页 |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路径 | 第32-33页 |
·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幸福指数”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45页 |
·理论依据与方法选择 | 第35-37页 |
·理论依据 | 第35-37页 |
·方法选择 | 第37页 |
·构建路径之一:相关分析与模糊分析 | 第37-39页 |
·构建路径之二:层次分析法特例 | 第39-41页 |
·指标确定及说明 | 第41-42页 |
·2010 年广东省测量结果 | 第42-44页 |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5-56页 |
·与幸福广东相关的考评及指标 | 第45-52页 |
·广东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46页 |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47页 |
·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 第47-48页 |
·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指标表 | 第48-50页 |
·对上述考评体系的评析 | 第50-52页 |
·本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2-55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52-54页 |
·指标权重分配 | 第54页 |
·指标评分标准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以政府绩效评价推动“幸福广东”建设 | 第56-62页 |
·政府绩效评价与“幸福广东”评价的关系 | 第56-58页 |
·评价对象比较 | 第56页 |
·评价目的比较 | 第56-57页 |
·评价主体比较 | 第57页 |
·评价导向比较 | 第57-58页 |
·以政府绩效评价推动“幸福广东”建设 | 第58-61页 |
·以政府绩效评价引导政府提升公众幸福感 | 第58-59页 |
·以政府绩效评价引导政府职能转变 | 第59页 |
·以政府绩效评价推动政府更加重视民生幸福 | 第59-60页 |
·以政府绩效评价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2010 年度广东省公众满意度(幸福指数)调查问卷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