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苗期氮素利用相关QTL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符号说明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8页
    1.1 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机理的研究进展第8-13页
        1.1.1 氮素利用效率的定义第8-9页
        1.1.2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环境效应第9-10页
        1.1.3 影响氮素利用效率的机制第10-13页
            1.1.3.1 根系形态特征第10-11页
            1.1.3.2 库容量第11-12页
            1.1.3.3 光合作用第12-13页
        1.1.4 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遗传研究进展第13页
    1.2 水稻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植物QTL定位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2.2 植物QTL定位主要方法第14页
        1.2.3 QTL定位群体第14-17页
            1.2.3.1 暂时群体第15页
            1.2.3.2 永久群体第15-16页
            1.2.3.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的构建及在水稻研究中的运用第16-17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2.1 实验材料第18页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18-19页
        2.2.1 主要试剂第18页
        2.2.2 主要设备第18-19页
    2.3 实验方法第19-21页
        2.3.1 幼苗培育方法第19页
        2.3.2 苗期性状调查第19-20页
        2.3.3 凯氏定氮法第20页
        2.3.4 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计算第20-21页
    2.4 QTL的定位、命名、代换作图及相关性分析第21-23页
        2.4.1 QTL分析方法第21页
        2.4.2 QTL的命名第21页
        2.4.3 代换片段长度的计算第21-22页
        2.4.4 QTL代换作图第22页
        2.4.5 数据的处理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0页
    3.1 亲本与119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苗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与苗期氮积累总量表现第23-25页
    3.2 苗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积累总量以及部分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第25页
    3.3 苗期氮积累总量和苗期氮生理利用效率QTL分析第25-27页
    3.4 苗期氮积累总量和苗期氮生理利用效率的代换作图第27-30页
4. 小结与讨论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8页
致谢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RRSV非结构蛋白Nsp1α对细胞SUMO化修饰的影响
下一篇:SiO2/GQDs荧光纳米复合颗粒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