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1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 第14-18页 |
(一) 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的界定 | 第14-15页 |
1.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2.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概念 | 第14-15页 |
(二)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二、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对儿童个人成长的关注 | 第18-30页 |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关注 | 第18-21页 |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正面形象的关注 | 第21-23页 |
1.坚强懂事的留守儿童 | 第21-22页 |
2.多才多艺的留守儿童 | 第22-23页 |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获取知识与学习的关注 | 第23-24页 |
(四)对农村留守儿童愿望或理想的关注 | 第24-25页 |
(五)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的关注 | 第25-30页 |
1. 农民工父母对留守儿童子女关心不够的歉意 | 第25页 |
2.农民工父母与留守儿童子女之间陌生的问题 | 第25-26页 |
3. 监护人没有履行好照顾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义务 | 第26-30页 |
三、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对儿童成长环境的关注 | 第30-35页 |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与老师的关注 | 第30-31页 |
(二)对农村村干部、政府形象的关注 | 第31-32页 |
(三)对农村乡风与传统习俗的关注 | 第32-33页 |
(四)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 | 第33-35页 |
1.自然与人关系之和谐 | 第33-34页 |
2.自然与人关系之不和谐 | 第34-35页 |
四、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的社会价值 | 第35-41页 |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况的真实记录 | 第35页 |
(二)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有效途径 | 第35-37页 |
1.对留守儿童进行教化 | 第35-36页 |
2.给留守儿童提供切实的帮助 | 第36-37页 |
3.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 | 第37页 |
(三)提高国民素质 | 第37-41页 |
五、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纪录片案例分析 | 第41-50页 |
(一)摆拍与问题提问 | 第41-43页 |
1.摆拍不“适度” | 第41-42页 |
2.问题提问不当 | 第42-43页 |
(二)“点”、“面”结合相关案例分析 | 第43-44页 |
1.没有做好“点”、“面”结合的案例 | 第43页 |
2.“点”、“面”结合成功的案例 | 第43-44页 |
(三)农村留守儿童话语权相关案例分析 | 第44-46页 |
1.农村留守儿童话语权被忽视的案例分析 | 第44-46页 |
2.农村留守儿童话语权展现比较好的案例 | 第46页 |
(四)纪录片的深度不够 | 第46-50页 |
1.纪录片深度不够的现象 | 第46-47页 |
2.如何克服纪录片深度不够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