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公开出版的专著 | 第11-12页 |
2、硕博论文 | 第12-13页 |
3、期刊论文 | 第13-14页 |
(三)研究范围及对象 | 第14-17页 |
1、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2、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3、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及其地位 | 第17-21页 |
(一) 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内涵及外延 | 第17-18页 |
(二) 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地位与功能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民国初期(1912-1921)——中学语文作业系统的酝酿期 | 第21-28页 |
(一) 民国初期教育背景 | 第21-22页 |
(二)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三) 新国文教授法的传播 | 第23-24页 |
(四) 民国初期的国文测验改革 | 第24-25页 |
(五) 民国初期小学语文教材作业系统案例评析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新学制时期(1922-1931)——中学语文作业系统的探索期 | 第28-37页 |
(一) 新学制时期的教育背景 | 第28-30页 |
(二) 新教学方法的革新浪潮 | 第30-32页 |
(三) 国文测验的兴起 | 第32-34页 |
(四) 新学制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业系统案例评析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新课程标准时期(1932-1937)——中学语文作业系统的成熟期 | 第37-46页 |
(一) 教育背景 | 第37-39页 |
1、新课程标准的颁行 | 第37-39页 |
2、"审定制"与民间自编教材的勃兴 | 第39页 |
(二) "儿童中心"思想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三) 毕业会考制度的形成 | 第40-41页 |
(四) 新课程标准时期的中学语文作业系统案例评析 | 第41-46页 |
第五章 反思和借鉴 | 第46-54页 |
(一) 当前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48页 |
(二) 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编制设计的经验总结 | 第48-49页 |
(三) 中学语文作业系统设计的理论探讨 | 第49-51页 |
(四) 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设计的展望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著作类 | 第55-57页 |
论文类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