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血吸虫及血吸虫病概况 | 第10-11页 |
1.2 MICRORNAS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1.2.1 MicroRNAs定义 | 第11页 |
1.2.2 MicroRNA的生物学合成与功能研究 | 第11-12页 |
1.2.3 MicroRNA在日本血吸虫研究中的进展 | 第12-13页 |
1.2.4 循环性miRNAs | 第13页 |
1.2.5 循环性miRNAs的功能 | 第13-14页 |
1.2.6 循环性miRNA在血吸虫中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宿主血浆差异MIRNA的筛选与分析 | 第16-31页 |
2.1 库的构建 | 第16页 |
2.1.1 血液收集、血浆RNA的提取和小RNA库的构建 | 第16页 |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数据库和软件 | 第16-17页 |
2.2.1 在线数据库 | 第16-17页 |
2.2.2 生物信息学软件 | 第17页 |
2.3 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2.3.1 测序数据的质量评估与控制 | 第17页 |
2.3.2 差异小RNA的分析流程 | 第17页 |
2.3.3 感染后特异性循环小RNA的数据的分析步骤 | 第17-18页 |
2.3.4 MicroRNAs靶基因的预测和功能分析 | 第18页 |
2.3.5 靶基因的功能分析方法 | 第18页 |
2.4 结果 | 第18-30页 |
2.4.1 RNA-seq 检测到的三个小 RNA 文库的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2.4.2 差异表达的小RNA的分析结果以及感染后差异表达的小RNA的分析 | 第19-21页 |
2.4.3 新miRNAs的二级结构预测 | 第21-22页 |
2.4.4 感染后特异性循环性miRNAs表达变化分析 | 第22-27页 |
2.4.5 MiRNAs靶基因预测结果 | 第27-29页 |
2.4.6 靶基因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0页 |
2.5 讨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QRT-PCR实验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S | 第31-35页 |
3.1 材料 | 第31页 |
3.1.1 实验动物以及其他生物材料 | 第31页 |
3.1.2 主要生化试剂以及主要仪器 | 第31页 |
3.2 方法 | 第31-33页 |
3.3 结果 | 第33-34页 |
3.4 讨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