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内容概述 | 第15-28页 |
2.1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特点、目标、现状及问题 | 第15-24页 |
2.1.1 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思维过程及特点 | 第15-18页 |
2.1.2 新课标规范下的初中美术欣赏课目标及内容 | 第18-20页 |
2.1.3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运用现状及问题 | 第20-24页 |
2.2 情境教学的创设依据、过程 | 第24-28页 |
2.2.1 情境教学的创设依据 | 第24-26页 |
2.2.2 情境教学的创设过程 | 第26-28页 |
第3章 初中美术欣赏课与情境教学的关联与互动 | 第28-35页 |
3.1 初中美术欣赏课与情境教学的关联 | 第28-32页 |
3.1.1 感性思维基础 | 第28-29页 |
3.1.2 培养发散性思维 | 第29-30页 |
3.1.3 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统一 | 第30-31页 |
3.1.4 五种感官并行 | 第31-32页 |
3.2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与情境教学的互动 | 第32-35页 |
3.2.1 凸显感性特征,形成“审美期待” | 第32-33页 |
3.2.2 培养发散思维,实现个性化教学 | 第33-34页 |
3.2.3 注重非功利性,培养人格品质 | 第34页 |
3.2.4 五感并行体验,丰富审美经验 | 第34-35页 |
第4章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实施原则 | 第35-37页 |
4.1 增强学生参与性 | 第35页 |
4.2 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 | 第35页 |
4.3 感官激发主次分明 | 第35-36页 |
4.4 灵活趣味性 | 第36-37页 |
第5章 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建议与实例设计 | 第37-47页 |
5.1 教学建议 | 第37-44页 |
5.1.1 学生合作参与,仿造实际情境 | 第37-39页 |
5.1.2 运用多媒体,创设虚拟情境 | 第39-41页 |
5.1.3 激发新感官,深层融入情境 | 第41-42页 |
5.1.4 开发故事情境,整合学生心境 | 第42-44页 |
5.2 教学实例设计 | 第44-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