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风电场风速特性及不确定性模型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3-4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3-17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37页
        1.2.1 大规模风电接入的影响研究现状第21-22页
        1.2.2 风速及风功率预测的研究现状第22-31页
        1.2.3 风电特性的研究现状第31-37页
    1.3 电力系统实时调度与优化控制的需求分析第37-38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8-41页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38-39页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9-41页
第2章 风速方差的调制效应及瞬时频谱特性第41-67页
    2.1 引言第41页
    2.2 风速方差的调幅特性及不确定性模型第41-54页
        2.2.1 基于小波算法的多尺度建模策略第41-43页
        2.2.2 风速方差调幅特性及刻画模型第43-49页
        2.2.3 风功率方差调幅效应及刻画模型第49-54页
    2.3 风速的瞬时功率谱特性分析第54-58页
        2.3.1 瞬时功率谱的估计方法第54-55页
        2.3.2 风速的调频效应特性第55-57页
        2.3.3 风功率的时频分离特性及描述模型第57-58页
    2.4 风速幅频调制效应的物理机制第58-66页
        2.4.1 风的大气物理本质第58-60页
        2.4.2 大气湍流的产生机制第60-61页
        2.4.3 大气湍流的能量输送机制第61-66页
    2.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3章 风速方差的日周期特性分析第67-87页
    3.1 引言第67页
    3.2 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发现方法第67-68页
    3.3 风速方差的日周期特性分析第68-78页
        3.3.1 风速方差日周期特性的发现第68-73页
        3.3.2 季节月份对日周期特性的影响第73-74页
        3.3.3 地形地貌对其周期特性的影响第74-76页
        3.3.4 减小日周期特性影响的时变模型第76-78页
    3.4 风功率方差的日周期特性第78-79页
    3.5 日周期的物理机制分析及应用探讨第79-80页
        3.5.1 日周期特性的物理机制分析第79-80页
        3.5.2 日周期对风电安全高效应用的意义分析第80页
    3.6 实际应用算例分析第80-86页
        3.6.1 用于一、二次调频分析的两区域系统仿真模型第80-84页
        3.6.2 考虑风功率波动日周期特性的仿真算例分析第84-86页
    3.7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4章 风速变差分析及不确定性模型第87-107页
    4.1 引言第87页
    4.2 变差分析方法第87-88页
    4.3 风速时间序列的变差分析第88-93页
        4.3.1 风速变差的调制效应第89-91页
        4.3.2 风速变差不确定性模型第91-93页
    4.4 风功率的变差特性分析第93-95页
        4.4.1 风功率的变差序列及调制效应第93-94页
        4.4.2 风功率变差不确定性模型第94-95页
    4.5 风速及风功率变差的日周期特性分析第95-101页
        4.5.1 风速变差的日周期特性第95-100页
        4.5.2 风功率变差的日周期特性第100-101页
    4.6 变差调制特性的物理认识及应用分析第101页
    4.7 基于不确定性模型的一体化平抑方法研究第101-106页
        4.7.1 一体化平抑单元设计方法第103-104页
        4.7.2 仿真算例及结果分析第104-106页
    4.8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5章 风速的可预报性分析第107-133页
    5.1 引言第107-108页
    5.2 可预报性的定义及度量方法第108-113页
        5.2.1 风速的可预报性探讨第108-109页
        5.2.2 可预报性的度量方法选择第109-110页
        5.2.3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可预报性刻画第110-113页
    5.3 平均风速的可预报性分析第113-125页
        5.3.1 两种预报数据源的可预报性分析第113-115页
        5.3.2 预报模型的选择第115-119页
        5.3.3 算例分析第119-125页
    5.4 风速方差的可预报性分析第125-129页
    5.5 风速变差的可预报性分析第129-131页
    5.6 可预报性新认识及多参数预报框架第131-132页
        5.6.1 可预报性的新认识第131-132页
        5.6.2 风速的多参数预报框架第132页
    5.7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结论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9-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个人简历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ID的低山丘陵地貌型公园雨洪管理研究--以沭阳韩山公园为例
下一篇: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