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2-13页 |
1.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页 |
1.2.1.1 返乡农民工 | 第12页 |
1.2.1.2 返乡创业 | 第12页 |
1.2.1.3 休闲农业 | 第12页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1 “推力-拉力”理论 | 第13页 |
1.3.1.2 刘易斯模型 | 第13页 |
1.3.1.3 托达罗模型 | 第13-14页 |
1.3.1.4 休闲农业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1 返乡农民工 | 第15页 |
1.3.2.2 休闲农业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述评 | 第19-22页 |
2.1 人口转移推拉理论 | 第19页 |
2.2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页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2.4 参与式发展理论 | 第20页 |
2.5 相关理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 | 第20-22页 |
第3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第22-34页 |
3.1 调查区域龙岩市基本概况 | 第22-25页 |
3.1.1 龙岩市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3.1.2 龙岩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 | 第23-25页 |
3.1.2.1 优势分析 | 第23-24页 |
3.1.2.2 劣势分析 | 第24-25页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第25页 |
3.3 调查对象选择与问卷实施 | 第25页 |
3.4 调查数据处理 | 第25-34页 |
3.4.1 数据收集 | 第25-26页 |
3.4.2 样本描述 | 第26-32页 |
3.4.3 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 第32-34页 |
3.4.3.1 信度分析 | 第32-33页 |
3.4.3.2 效度分析 | 第33-34页 |
第4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4.1 回归方程与假设检验 | 第34-43页 |
4.1.1 创业环境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积极性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34-37页 |
4.1.1.1 创业环境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积极性的影响 | 第34页 |
4.1.1.2 创业环境各因子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积极性的影响 | 第34-37页 |
4.1.2 创业环境因子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愿望影响分析 | 第37-39页 |
4.1.2.1 创业环境因子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愿望影响 | 第37页 |
4.1.2.2 创业环境的各因子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愿望的影响 | 第37-39页 |
4.1.3 创业积极性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的影响 | 第39页 |
4.1.4 创业愿望对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5 创业积极性是创业影响因子和返乡农民从事休闲农业开发间的中介作用 | 第40-42页 |
4.1.6 创业愿望在创业影响因子和返乡农民工从事休闲农业开发间的中介作用 | 第42-43页 |
4.2 假设检验结果总结 | 第43-46页 |
4.2.1 假设检验结果总结 | 第43-44页 |
4.2.2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第44-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5.1 结论 | 第46-47页 |
5.1.1 龙岩市具有很好的休闲产业经营基础 | 第46页 |
5.1.2 休闲产业是龙岩市发展的新突破点 | 第46-47页 |
5.2 建议 | 第47-48页 |
5.2.1 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应该加大并且要有针对性 | 第47页 |
5.2.2 创业者需要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调查问卷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