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几类少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及优选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课题背景第12-13页
    1.3 国内外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的研究现状第13-23页
        1.3.1 并联机器人型综合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2 冗余驱动的研究现状第18-22页
        1.3.3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4 课题选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少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方法第25-36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射影几何基础第25-27页
        2.2.1 射影几何基础知识第25-26页
        2.2.2 空间直线在P~3坐标与E~3坐标的等同关系第26-27页
    2.3 基于Klein映射理论的线矢相关性第27-30页
    2.4 螺旋理论第30-32页
        2.4.1 螺旋与螺旋系第30-31页
        2.4.2 螺旋的互易积与反螺旋第31-32页
    2.5 少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方法第32-35页
    2.6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几类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内部奇异研究第36-50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Klein映射下力线矢的线性相关性第36-42页
        3.2.1 空间两力线矢线性相关性第36页
        3.2.2 空间三力线矢线性相关性第36-38页
        3.2.3 空间四力线矢线性相关性第38-40页
        3.2.4 空间五力线矢线性相关性第40-42页
    3.3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内部奇异研究第42-44页
        3.3.1 三转动并联机构第42-43页
        3.3.2 两移一转并联机构第43-44页
    3.4 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内部奇异研究第44-47页
        3.4.1 三转一移并联机构第45-46页
        3.4.2 二转二移并联机构第46-47页
    3.5 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内部奇异研究第47-49页
        3.5.1 三转动二移动并联机构第47-48页
        3.5.2 三移动二转动五自由度并联机构第48-49页
    3.6 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几类三四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第50-78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第50-64页
        4.2.1 三转动并联机构第50-57页
        4.2.2 二移一转并联机构第57-64页
    4.3 四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第64-74页
        4.3.1 三转一移并联机构第65-67页
        4.3.2 二转二移并联机构第67-74页
    4.4 实例研究第74-77页
    4.5 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五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第78-90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三转二移并联机构第78-82页
        5.2.1 冗余驱动支链的综合第78-79页
        5.2.2 冗余驱动支链位置及条数第79-82页
    5.3 三移二转并联机构第82-89页
        5.3.1 冗余驱动支链综合第82-84页
        5.3.2 冗余驱动支链位置及条数第84-89页
    5.4 小结第89-90页
第6章 对称无约束支链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第90-101页
    6.1 引言第90页
    6.2 无约束冗余驱动支链的综合第90-94页
        6.2.1 无约束并联支链第90-91页
        6.2.2 冗余驱动力偶支链的综合第91-92页
        6.2.3 冗余驱动力线矢支链的综合第92-94页
        6.2.4 冗余驱动混合支链的综合第94页
    6.3 无约束并联支链少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第94-98页
        6.3.1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第94-96页
        6.3.2 四自由度并联机构第96-98页
        6.3.3 五自由度并联机构第98页
    6.4 三转一移 4-SPS支链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综合第98-100页
        6.4.1 机构综合第98页
        6.4.2 4-SPS/R_ZP_ZU_(XY)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奇异分析第98-100页
        6.4.3 无内部奇异 4-SPS/R_ZP_ZU_(XY)冗余驱动并联机构模型第100页
    6.5 小结第100-101页
第7章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优选及仿真实验研究第101-139页
    7.1 引言第101页
    7.2 冗余驱动支链优选方法第101-102页
    7.3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灵巧度第102-114页
        7.3.1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灵巧性的分析第102-109页
        7.3.2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灵巧性的实例仿真分析第109-114页
    7.4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刚度矩阵第114-127页
        7.4.1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刚度矩阵分析第114-120页
        7.4.2 3-UPU/SPS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刚度的验证分析第120-124页
        7.4.3 不同冗余支链的 3-UPU并联机构静刚度仿真第124-127页
    7.5 3-RPUR并联机构尺寸优化设计及冗余机构的应变应力分析第127-135页
        7.5.1 3-RPUR并联机构空间模型的建立第127-129页
        7.5.2 机构的性能图谱及分析第129-132页
        7.5.3 优化设计第132-133页
        7.5.4 3-RPUR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应力应变分析第133-135页
    7.6 3-PRS\PSS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实验样机第135-138页
    7.7 小结第138-139页
结论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50-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癌影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