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概述 | 第20-27页 |
2.1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20-24页 |
2.1.1 缺陷产品召回的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2.1.2 缺陷产品召回的制度价值 | 第22-23页 |
2.1.3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产生与变迁 | 第23-24页 |
2.2 三星手机召回事件 | 第24-27页 |
2.2.1 三星手机召回事件回溯 | 第24-25页 |
2.2.2 三星手机召回对我国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3 三星手机召回事件的反思 | 第26-27页 |
3 从三星手机召回事件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问题 | 第27-31页 |
3.1 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层次偏低 | 第27-28页 |
3.2 缺陷产品召回认证标准不统一 | 第28页 |
3.3 缺陷产品召回适用范围狭窄 | 第28-29页 |
3.4 缺陷产品召回惩罚力度不足 | 第29-31页 |
4 域外代表国家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31-35页 |
4.1 域外代表国家的召回制度分析 | 第31-33页 |
4.1.1 美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 第31-32页 |
4.1.2 法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 第32页 |
4.1.3 日本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 第32-33页 |
4.2 域外召回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5 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议 | 第35-39页 |
5.1 提高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层次 | 第35-36页 |
5.2 确立统一的缺陷产品认证标准 | 第36-37页 |
5.3 构建覆盖多领域的产品召回制度 | 第37页 |
5.4 加大缺陷产品召回惩罚力度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