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4页 |
1.1 液晶的概况 | 第9-11页 |
1.1.1 液晶的基本概念 | 第9页 |
1.1.2 液晶的基本分类 | 第9-10页 |
1.1.3 液晶的分子特点 | 第10-11页 |
1.2 偶氮结构单元在液晶分子中的重要作用 | 第11-17页 |
1.2.1 偶氮结构单元在聚合物液晶分子中的重要作用 | 第12-14页 |
1.2.2 偶氮结构单元在小分子液晶的重要作用 | 第14-17页 |
1.3 唑类结构单元在液晶分子中的重要作用 | 第17-22页 |
1.3.1 基于1,3,4-噁二唑的液晶材料 | 第17-19页 |
1.3.2 基于2,1,3-苯并噻二唑的液晶材料 | 第19-20页 |
1.3.3 基于吡唑的液晶材料 | 第20-22页 |
1.4 选题意义及实验设计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38页 |
2.1 仪器和试剂 | 第24-25页 |
2.2 实验 | 第25-27页 |
2.2.1 查尔酮的制备方法[67] | 第25-26页 |
2.2.2 含有偶氮基二氢吡唑的合成[68] | 第26页 |
2.2.3 酯的合成 | 第26-27页 |
2.3 化合物的表征 | 第27-38页 |
2.3.1 已知化合物的表征 | 第27-28页 |
2.3.2 未知化合物的表征 | 第28-3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8-60页 |
3.1 红外光谱 | 第38-39页 |
3.2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第39-45页 |
3.3 高分辨质谱分析 | 第45-46页 |
3.4 紫外光谱分析 | 第46-47页 |
3.5 紫外光照分析 | 第47-49页 |
3.6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3.7 电化学分析 | 第50-51页 |
3.8 液晶性分析 | 第51-6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