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浅析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一、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基础理论第12-18页
 (一) 证据的学理理论第12-14页
  1. 证据的概念第12-13页
  2. 证据的属性第13-14页
 (二) 行政复议证据理论第14-16页
  1. 通过行政诉讼证据认识行政复议证据第14-15页
  2. 行政复议证据的概念和特征第15-16页
 (三) 证据规则与行政复议制度第16-18页
  1. 证据规则的含义第16-17页
  2. 证据规则与行政复议制度关系第17-18页
二、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缺陷第18-23页
 (一) 《行政复议法》 及 《实施条例》 中有关证据规则的基本内容第18-19页
 (二) 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9-23页
  1. 证据种类的缺失第20-21页
  2. 证明标准缺乏操作性第21页
  3. 举证责任分担不合理第21-22页
  4. 质证规则的缺失第22页
  5. 证据裁判规则模糊不清第22-23页
  6. 证据效力规则的缺失第23页
三、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程序证据制度之设想第23-31页
 (一) 加强理论研究,明确制度定位第24-25页
  1. 鼓励法学专业人士从事行政复议证据理论研究第24页
  2. 明晰行政复议制度的性质第24-25页
 (二) 创新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内容第25-31页
  1. 确立法定证据种类第26页
  2. 确立合理的证明标准第26-27页
  3. 确立动静结合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第27-28页
  4. 确立质证规则第28-29页
  5. 明确证据裁判规则第29页
  6. 完善证据效力规则第29-31页
结语第31-32页
致谢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研究
下一篇:完善我国餐厨废弃物监管制度的研究--由“地沟油”问题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