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系统论文--管系、管路附件论文

船用阀门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1.1.2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2 阀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4-17页
    1.3 存在问题及分析第17页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建模与分析第19-31页
    2.1 船舶压载水系统的阀门控制系统分析第19-21页
    2.2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结构第21页
    2.3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第21-27页
        2.3.1 功率放大器的传递函数第21-22页
        2.3.2 伺服阀的传递函数第22-23页
        2.3.3 液压动力机构的传递函数第23-27页
        2.3.4 位移传感器的传递函数第27页
    2.4 各环节传递函数的计算第27-29页
    2.5 系统稳定性分析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AMESim的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第31-46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AMESim建模方法的研究第31-32页
    3.3 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3.4 模型参数的设置及仿真第33-36页
    3.5 系统动态特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第36-45页
        3.5.1 外负载的变化第36-38页
        3.5.2 功率放大器的增益第38-39页
        3.5.3 液压缸的泄漏系数第39-41页
        3.5.4 液压缸的缸体内径第41-43页
        3.5.5 伺服阀阻尼比第43-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第46-63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常规PID控制算法第46-48页
        4.2.1 PID控制的原理第46-48页
        4.2.2 PID参数的整定方法第48页
    4.3 模糊控制算法第48-51页
        4.3.1 模糊控制原理第48-49页
        4.3.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第49-51页
    4.4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51-58页
        4.4.1 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构与原理第51-52页
        4.4.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2-58页
    4.5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第58-62页
        4.5.1 无干扰的控制系统模型第58-59页
        4.5.2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59-60页
        4.5.3 有干扰的控制系统模型第60-61页
        4.5.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6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基于AME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验证第63-72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联合仿真原理及环境设置第63-64页
        5.2.1 联合仿真原理第63-64页
        5.2.2 联合仿真设置第64页
    5.3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第64-68页
    5.4 联合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68-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全文总结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贺兰山百万风电建设项目管理问题与方案设计
下一篇:DF公司研究院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