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22页 |
1.1 高压纳秒脉冲放电 | 第9-12页 |
1.1.1 高压纳秒脉冲放电的基本模型及放电机理 | 第9-10页 |
1.1.2 高压纳秒脉冲电晕放电的机理 | 第10-12页 |
1.1.3 高压纳秒脉冲放电的优势 | 第12页 |
1.2 介质阻挡放电 | 第12-16页 |
1.2.1 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 | 第12-13页 |
1.2.2 介质阻挡放电的机理 | 第13-14页 |
1.2.3 介质阻挡放电模式 | 第14-16页 |
1.3 甲醛的危害及甲醛脱除技术 | 第16-19页 |
1.3.1 甲醛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害 | 第16页 |
1.3.2 甲醛脱除技术 | 第16-18页 |
1.3.3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甲醛的机理 | 第18-19页 |
1.4 等离子体中活性成分的诊断技术 | 第19-20页 |
1.5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2.1 均匀空气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2.2 纳秒脉冲氮气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甲醛的实验装置 | 第23-25页 |
2.3 甲醛浓度的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3 大气压线管式均匀空气双极性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 | 第26-39页 |
3.1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外貌 | 第26-27页 |
3.2 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发射光谱及等离子体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的计算 | 第27-29页 |
3.3 脉冲峰值电压对放电外貌和N_2(C~3Π_u →B~3Π_g,0-0)和N_2~+(B~2∑_u~+→X~2∑_g~+,0-0)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 | 第29-32页 |
3.4 石英管内径对放电外貌和N_2(C~3Π_u →B~3Π_g,0-0)和N_2~+(B~2∑_u~+→X~2∑_g~+,0-0)的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 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重复频率和石英管内径对等离子体转动和振动温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6 大气压空气线管式纳秒脉冲和正弦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的对比研究 | 第35-37页 |
3.6.1 大气压空气线管式纳秒脉冲和正弦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的功率消耗对比 | 第35-37页 |
3.6.2 大气压空气线管式纳秒脉冲和正弦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的N_2(C~3Π_u→B~3Π_g)发射光谱强度的对比 | 第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大气压氮气均匀双极性纳秒脉冲线管式介质阻挡放电中脱除气相甲醛的研究 | 第39-47页 |
4.1 大气压氮气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光谱诊断 | 第39-42页 |
4.2 输入放电功率密度对甲醛脱除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 OH(A~2∑→X~2Π,0-0)发射光谱强度对甲醛脱除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 氮气中氧气含量对甲醛脱除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