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技术方法论文

低强度超声促进单级自养脱氮工艺处理氨氮废水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引言第10-12页
1 绪论第12-23页
    1.1 水体中的氮素污染、危害第12页
    1.2 含氮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工艺第12-17页
        1.2.1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研究第13-15页
        1.2.2 新型脱氮工艺研究第15-17页
    1.3 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第17-19页
        1.3.1 单级自养脱氮作用机理第17-18页
        1.3.2 单级自养脱氮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低强度超声处理技术第19-20页
        1.4.1 低强度超声波生物效应作用机理第19-20页
        1.4.2 低强度超声预处理污泥技术研究第20页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第20页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3页
        1.6.1 研究目的第20-21页
        1.6.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3 研究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亚硝酸菌超声强化第23-35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2.2.1 污泥及实验水质第23-24页
        2.2.2 批式实验第24页
        2.2.3 实验装置第24页
        2.2.4 分析项目及测量方法第24-25页
        2.2.5 功能菌群检测第25页
        2.2.6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提取及化学分析第25页
        2.2.7 粗酶提取及酶活性化学分析第25-26页
        2.2.8 细胞活性检测第26页
        2.2.9 统计学分析第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4页
        2.3.1 功能菌群分布第26-27页
        2.3.2 超声条件优化第27-28页
        2.3.3 在不同污泥浓度下,同一超声能量对亚硝酸菌活性影响第28-29页
        2.3.4 在同一污泥浓度下,不同超声能量对亚硝酸菌活性影响第29-30页
        2.3.5 不同超声能量对亚硝酸菌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第30-31页
        2.3.6 超声能量对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2.3.7 超声能量对细胞活性影响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超声能量对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影响第35-46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3.2.1 污泥培养及实验水质第35-36页
        3.2.2 批式实验第36页
        3.2.3 分析方法第36页
        3.2.4 Anammox菌粗酶提取及酶活性测定第36-37页
        3.2.5 统计学分析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3.3.1 超声条件优化第37-38页
        3.3.2 不同污泥浓度,同一超声能量对Anammox菌活性影响第38-39页
        3.3.3 同一污泥浓度,不同超声能量对Anammox菌活性影响第39-40页
        3.3.4 不同超声能量和污泥浓度对Anammox菌活性影响第40-42页
        3.3.5 超声能量对微生物酶活性影响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超声作用对单级自养脱氮工艺影响第46-57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4.2.1 污泥来源及实验水质第46-47页
        4.2.2 污泥包埋第47页
        4.2.3 硝酸菌生物量优化第47页
        4.2.4 Anammox菌生物量优化第47-48页
        4.2.5 包埋载体浓度优化第48页
        4.2.6 实验装置及水质分析第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4.3.1 亚酸菌生物量优化第48-50页
        4.3.2 Anammox菌生物量优化第50-51页
        4.3.3 生物量比例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第51页
        4.3.4 包埋溶胶浓度条件优化第51-53页
        4.3.5 反应器启动第53-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7-58页
    5.1 结论第57页
    5.2 建议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短篇小说《偶然遇见你》翻译报告
下一篇:安泰公司知识型雇员心理契约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