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缩机、压气机论文

涡旋式压缩机通用涡旋型线性能控制系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4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4-15页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14-15页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5页
    1.4 本文创新点和技术路线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关于切向角、向量和、模长级数的通用涡旋型线原理探究第17-37页
    2.1 平面曲线的自然参数、切向角参数向量表征形式第17-19页
    2.2 关于展开角、极坐标形式的动盘静盘涡旋型线第19-25页
        2.2.1 三种动盘静盘涡旋型线表达形式第19-20页
        2.2.2 关于展开角的展成法、等距法内在关联第20-21页
        2.2.3 曲轴偏心距R变化特性第21-23页
        2.2.4 MATLAB算例第23-25页
    2.3 关于切向角、共轭点分解向量和的动盘静盘涡旋型线第25-30页
        2.3.1 动盘静盘涡旋型线相互啮合的数学模型第26-27页
        2.3.2 法向、切向分解向量模长与曲率半径的关系第27-30页
    2.4 关于切向角、向量和、模长级数表征的通用涡旋型线及几何特性第30-35页
        2.4.1 法向、切向分解向量模长函数级数化表达的拓展第30-31页
        2.4.2 通用涡旋型线的两种向量表征比较第31页
        2.4.3 动盘静盘涡旋型线的曲率、渐曲线第31-33页
        2.4.4 动盘静盘涡旋型线啮合时的几何性能特征第33-35页
    2.5 性能控制系数ek和涡旋型线啮合的向量几何解释第35-36页
        2.5.1 性能控制系数ek的定义第35-36页
        2.5.2 通用涡旋型线的两种向量表征比较第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通用涡旋型线参数GUI设计第37-46页
    3.1 通用涡旋型线基础上的动盘静盘生成原理第37-39页
    3.2 通用涡旋型线初始参数和动盘静盘结构、性能参数分析第39-41页
    3.3 通用涡旋型线的参数化GUI设计第41-43页
        3.3.1 程序功能分行和运行环境第41页
        3.3.2 程序代码设计第41-43页
    3.4 运行界面及功能的展示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性能控制系数规律特征探究第46-60页
    4.1 四大类经典涡旋型线的表征第46-47页
    4.2 通用、经典涡旋型线对比及“通用性”利弊分析第47-48页
    4.3 性能控制系数规律探究第48-56页
        4.3.1 性能控制系数变化对动盘静盘结构的影响规律第48-52页
        4.3.2 性能控制系数e0、e1变化对动盘静盘结构、性能影响的规律第52-53页
        4.3.3 性能控制系数e0、e1、e2变化对动盘静盘结构、性能影响的规律第53-54页
        4.3.4 性能控制系数e0、e1、e2、e3变化对动盘静盘结构、性能影响的规律第54-56页
    4.4 动盘静盘结构一定时的通用涡旋型线优选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5 涡旋盘建模仿真与铝合金锻造加工第60-68页
    5.1 涡旋型线和涡旋盘建模第60页
    5.2 静涡旋盘应力应变对比第60-62页
    5.3 涡旋盘铝合金锻造加工第62-67页
        5.3.1 动盘静盘铝合金锻造加工工艺流程和相关指标第63页
        5.3.2 动盘静盘铝合金锻造加工工艺中的技术难点第63-65页
        5.3.3 动盘静盘铝合金锻造加工毛坯成形方式第65-66页
        5.3.4 动盘静盘铝合金锻造加工实体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衡计分卡在山东家家悦集团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重型柴油机碳烟捕集及主动再生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