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定性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1.2.2 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 | 第12-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人类活动对山西省植被覆盖影响的遥感量化 | 第18-3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2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地形与地貌 | 第18-19页 |
2.1.3 气候与水文 | 第19-20页 |
2.1.4 植被与土壤 | 第20页 |
2.2 数据源 | 第20-23页 |
2.2.1 遥感数据 | 第20-21页 |
2.2.2 气象数据 | 第21-22页 |
2.2.3 辅助数据 | 第22-23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3.1 技术路线 | 第23页 |
2.3.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第23-24页 |
2.3.3 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24-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2.4.1 土地利用变化与植被覆盖变化 | 第25-28页 |
2.4.2 农业生产与植被覆盖变化 | 第28-29页 |
2.4.3 植被建设与植被覆盖变化 | 第29-32页 |
2.5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的遥感量化 | 第34-58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34-36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34页 |
3.1.2 地形与地貌 | 第34-35页 |
3.1.3 气候与水文 | 第35-36页 |
3.1.4 植被与土壤 | 第36页 |
3.2 数据源 | 第36-40页 |
3.2.1 遥感数据 | 第36-38页 |
3.2.2 气象数据 | 第38-40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40-45页 |
3.3.1 技术路线 | 第40页 |
3.3.2 趋势分析法 | 第40-41页 |
3.3.3 相关性分析法 | 第41-42页 |
3.3.4 潜在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 | 第42-45页 |
3.3.5 人类活动作用分类 | 第4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5-57页 |
3.4.1 实际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特征 | 第45-47页 |
3.4.2 实际净初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第47-48页 |
3.4.3 潜在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特征 | 第48-50页 |
3.4.4 潜在净初级生产力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第50-52页 |
3.4.5 人类活动对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空间特征 | 第52-53页 |
3.4.6 人类活动对净初级生产力影响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第53-55页 |
3.4.7 人类活动对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类型 | 第55-57页 |
3.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2页 |
4.1 结论 | 第58-60页 |
4.1.1 人类活动对山西省植被覆盖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58-59页 |
4.1.2 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59-60页 |
4.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 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第70页 |